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姚蕤 张瑞俊 廖垚)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尤以中伏最热。今年中伏“加长”至20天(7月27号—8月15号),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中伏之时,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过伏需注意:1. 消暑应洗温水澡,胜过冲凉
中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此外,有些老年人怕受凉,选择用较热的水洗,也不宜。温度过高可能会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发生因缺氧导致的晕厥。因此,洗澡的水温要以温水为最佳,水温在35℃~37℃即可。
2. 空调不可常吹
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此外,需保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
3. 穿衣不是越少越凉快
当外界温度高于37℃的时候,裸露的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不是穿的少就一定凉快。故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此外,夏季穿衣应考虑衣服的吸汗能力。棉质衣服可以加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水,带走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同时,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宽松的衣服也能让汗液迅速离开体表。夜晚入睡时,身穿睡衣,可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
4. 绿豆汤饮用要适量
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忌大量喝绿豆汤。如属于寒凉体质的人,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处于月经期的女性,宫寒者,不宜喝绿豆汤,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绿豆性凉,对于儿童来说,不宜大量饮用。
过伏养生原则:养阳避炎热:中伏时节,人体阳气外发,阴伏在内,气血运行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汗孔开疏,出汗较多,用来调节体温。由于人体阳气旺于外,若暑热过度,最先损害的就是阳气,因此,过伏养生首先要避炎热。盛夏紫外线强度大,外出活动或工作时,避开正午,携带凉茶、藿香正气水等清凉解暑物品,以防不慎中暑。
运动要适度:人们要适当进行活动,使体内的阳气向外宣通发泄,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因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精疲力尽,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饮食应多酸多甘,补气去火:饮食养生应以清淡为原则,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在菜肴里加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比如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有些人喜欢吃生冷食物,这种外热内冷很容易让胃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所以,吃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
养心重养神:人体五脏,心与夏季相应,心脏主血脉,主神,与血液运行和血管以及精神情志密切联系。中伏天气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心气易耗损。夏季养心重要的是养“心神”。尽量保持乐观情绪,做到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切忌急躁发怒、懈怠厌倦、恼怒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