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文艺)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汉阴县双乳镇镇长荆哲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昂首迈进新时代,他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看到了当地发展的差距。“踏上新征程,我们山区更应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止一次提到 ‘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剂。” 连日来,荆哲到村组宣讲十九大精神,大家热议的焦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干部群众热切期待新时代新生活,感到阳光洒满了希望的田野。
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基层破题?荆哲认为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十九大报告的这些论述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他说:“双乳镇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靠人均几分地,农民富裕起来很困难。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把土地、人力、林权等资源资产集中起来,发展高附加值、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该镇各村党支部已牵头成立了甜杆、食用菌、绞股蓝等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流转土地,为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江河村由支部牵头,成立了甜杆种植合作社、绞股蓝种植合作社、核桃产业合作社,合作社将扶贫资金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吸纳164户贫困户入社,流转土地2400亩,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入股分红和长期务工协议。去年以来,该村发展核桃产业2000亩,种植绞股蓝、甜杆400亩,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贫困户土地流转收益30万元,劳务收益40万元,分红8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4750元。下一步,荆哲打算进一步推动双乳村、江河村的试点示范,按照“三变改革”的要求,完善村社一体的合作社,激活集体经济这一池春水。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风尚,集体经济壮大了,可以通过利益导向为新民风建设提供保障。”在荆哲看来,要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民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该镇将进一步完善党委、人大、政府三线联系群众的大格局,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通过“一约四会”聚集社会贤达的力量,引领广大群众以新的精神面貌走向新的时代。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荆哲对十九大报告的这一表述也深有体会。人手少而工作面宽,一个村干部面对上千群众,镇上包村驻村干部面对的群众还要成倍增加,如何更加有效的服务群众?荆哲认为,基层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要用互联网+政务,减少层级、提高效率,发挥出每一个干部的能动性。目前,该镇积极运用政务手机APP,一般干部也成为了管理员,工作流程得以简化,数据随时上传,汇总分析更加方便。“下一步,要强化新技术的应用,既提高效率也保证廉洁,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为民服务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 荆哲满怀信心地说。
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孟少猛 张秋林)“乡村振兴战略让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中坝村,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也让乡亲们在新时代有了更多新期望。”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厚红说,“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村上党员个个激情满怀、信心十足。接下来,我们打算按照‘一区三园’总体布局,盘活群众闲置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秦巴农耕文化作坊小镇,推动中坝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提到中坝村,人们第一印象便是4A级景区中坝大峡谷。然而就在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坝村诞生了又一重磅级景区——中坝作坊小镇。小镇通过特色美食、手工艺品、传统制作、民俗等,将陕南农耕文化、作坊文化、楹联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中坝作坊小镇已然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
乡村振兴战略让中坝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村将脱贫攻坚、旅游产业发展与作坊小镇经营理念相结合,保障贫困群众致富有路、就业有岗、安居有业。引导搬迁群众带资入社100万元,每年由合作社向入股社员分红,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借助银行融资2000万元、政府捆绑项目投入4000万元,用于中坝作坊小镇整体开发建设,实现协作共赢、共同发展,完全建成后将为搬迁群众和贫困户就近提供创业就业岗位400余个。”陈厚红说。
“全靠党的政策好,政府规划得好,我的农家乐一年能挣10多万元。”在作坊小镇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郑生斌,谈起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听了以后非常振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坝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据悉,中坝村还将按照“中坝建景区、周边建园区、产业供作坊”的思路,通过吸收返乡能人创业、挖掘秦巴农耕文化、闲置资源入股、集体经济注资、群众带资入企、订单农业生产等多种模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