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安康这个村,不仅年旅游收入800万,还……
2017-12-20  来源: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华斌 柯常坤 王善文)编者按:良性的发展模式,共同的美好愿望,胜利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不仅让村民和投资企业得到了实惠,而且极大地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在村域经济发展中实现村民共建、村民自治探索了一条新路子。if6安康新闻网

64006a41aa6e1a8cd92a45.jpgif6安康新闻网

位于石泉县城西北16公里处的饶峰镇胜利特色旅游村, 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21人,近年来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思路,通过“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联动合作模式,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壮大,企业效益明显增长,群众收入稳步增强。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胜利村2017年旅游人数达8万人次,旅游创收800余万元。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解决了胜利村全部贫困户(除4户常年在外务工)的就业创收难题,除此之外,还带动了30余名贫困户就业,实现了家务、农忙、挣钱三不误。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旅游兴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32 户80人减少到 21 户49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0元,全村2017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000元。全村近三年来没有一件不稳定不安全事故发生,村风民风淳正,邻里之间和睦,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健康。if6安康新闻网

胜利村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环境优美,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78%,饶峰、蒲溪两条河流贯通全村,水质常年保持I类水质标准。历史人文悠久厚重,子午古道途径此地、吴介抗金历史典故流传至今。交通便捷畅通,距西汉高速入口27公里,十天高速17公里,内外交通十分便利,极具乡村旅游开发潜力。2014年村支部遵从群众意愿,定位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山水田园生态休闲”高点规划,按照“一核一环两轴五区多点”的总体布局,突出饶峰、蒲溪两条流域治理,彰显“田园风光、农家休闲、生态体验、健康养身”特色。让旅游脱贫、旅游致富、旅游兴村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奋斗目标。if6安康新闻网

2016年,胜利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域旅游重点项目,持续加大对旅游村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三大组团十大类项目实施,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胜利旅游村“软、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if6安康新闻网

77eadb8aly1fmkxj172oyj20fa07gaae.jpgif6安康新闻网

交通网络大改造,改造旅游观光道路3公里,硬化产业路5公里,连户路3公里,停车场3座,形成了高效、美观、便捷的观光交通网络。if6安康新闻网

清洁流域大整治,集中对饶峰河、蒲溪河胜利段进行综合整治,新建生态河堤3公里,观光步道2.2公里,拦河坝3座,涉水汀步20000个,让河流溪水成为胜利村靓丽的风景线。if6安康新闻网

村庄绿化大提升,建成樱花大道3公里,特色果园200亩,观光果园2500亩,形成了“一路两边,一河两岸”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if6安康新闻网

充分挖掘张飞滚鼓、子午栈道、吴抗金等历史文化内涵,建成特色接待中心,文化广场、滨河广场、设施小品,亮化美化工程等,提升旅游文化品位。if6安康新闻网

促进农旅融合,建成生态市场、农业科技体验馆、电子商务平台,改造农家宾馆12户,为全村农产品销售,旅游接待打下坚实基础。初步实现“人在景中游,车在画中行”的乡村旅游风貌,乡村旅游成为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if6安康新闻网

同时,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投资400万元建成石泉首个现代农业科技体验馆2000余平米,100亩七彩百合观赏园、120亩五彩苗木繁育园,100亩有机蔬菜种植园等农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教体验、农业观赏、富硒果蔬,苗木花卉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布局。深度开发涉旅农产品,投资200万元改造村集体资产蚕种场,建成创业示范园,鼓励、招引各界人士入驻园区,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度开发,实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营销,促进旅游产品品牌化、规模化。规范集中交易平台,投资4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生态交易市场,设立产品展位100个,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统一交易平台,集中打造本土花木、粮油特产、富硒果蔬集散交易基地,初步形成农业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效确保了农民稳定增收,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切实让村集体强起来,群众富起来。if6安康新闻网

胜利村是2016年全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之一,省市财政下拨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充分利用该笔资金为杠杆,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旅游村建设。投资企业分红,拉动企业投资。将200万元专项资金投资子午道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投资期限两年,年分红利不低于扶持资金总额的7.2%,目前已固定分红5万元进入村集体账户,极大增强了合作社社员投资入股信心,先后投资1500万元,投资建成百合观赏园、跑马场、竹园客栈等经营行项目,壮大了合作社整体实力。破解融资难题,撬动企业投资。合作社利用该笔资金协议担保贷款500万元扶持都得利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饶峰驿站、西山靶场拓展等旅游经营项目,由企业向村委会支付约定扶持红利7.2%,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入股扶贫互助协会,带动群众投资,通过固定分红5万元入股村扶贫互助协会,使互助协会总资金达到32万余元,按照7.2%利率,向12户群众发放互助贷款,带动群众投资200余万元建成12家农家乐,调动了群众参与旅游村建设的积极性,集体收益可增加3000余元,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收入。if6安康新闻网

旅游村建设过程中,实行“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企业、农户三大主体的互相支撑、相互帮促的作用,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经营路子。if6安康新闻网
招商引资建发展。累计引建生态农业企业4家,流转土地600余亩、山林5000余亩,建成苗木繁育基地、饶峰驿站观光园,生态肉牛养殖园、生态景观雕塑等旅游观光项目,筑牢了村域经济基础。if6安康新闻网

合作联营发展。联合村内4家企业、74户农户共同出资入股1500万元,组建子午道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成跑马场、竹园客栈、百合观光园等经营性项目,实现合作统一管理、经营、服务,使企业、农户融为一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凸显村域经济发展合力。if6安康新闻网

群企共建发展。由合作社出资建成黄花园、百合园、枇杷园等旅游观光园区,交由贫困户、农户管护,实行效益分成,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合作社、企业、农户三大主体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if6安康新闻网

同时,村两委以“全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为契机,充分调动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突出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同步融合发展,精心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年度目标和五年规划,对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经费投入,收益分配等进行了科学谋划,进一步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胜利村2017年旅游人数达8万人次,旅游创收800余万元,直接为都得利公司和子午道旅游专业合作社增收500万元,按照第一年分红约定,村集体经济直接收入5万元。2017后,每年入股分红不低于20万元,通过后期经营管理,村集体还能通过直接管理服务及固定资产分红每年不少于10万元,实现集体积累稳步增长。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解决了胜利村全部贫困户(除4户常年在外务工)的就业创收难题,除此之外,还大量带动了30余名贫困户就业,实现了家务、农忙、挣钱三不误,还为本镇的脱贫攻坚事业做出巨大贡献。if6安康新闻网

通过旅游兴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32 户80人减少到 21 户49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0元,全村2017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000元。全村近三年来没有一件不稳定不安全事故发生,村风民风淳正,邻里之间和睦,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健康。if6安康新闻网
 if6安康新闻网

 if6安康新闻网

(责编:牟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