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张婧)2017年12月13日,“第三届全陕青年书法篆刻展巡回展暨书法惠民活动”来到最后一站——安康。展览设在市群艺馆。“这次展览是馆里近年来举行的书法专业展中水平比较高的,来的书法家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作品也大都是入围了国展的作品。”据馆长周墙介绍,由于入国展要经过很多轮选拔,有的还要求现场创作,被人戏称为“进京赶考”。因此,这次展出的作品水准是有保障的。
这次展览展出作品120余件,正、草、隶、篆、篆刻等诸书体俱全,其中也有我市书法家创作的22件作品一同展出。除了作品,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还带来了第十八期“陕西青年书法讲堂”。12月13日下午,在安康学院北校区学术报告厅,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交大副教授王劲向安康的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安康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了“技近乎道”的专题书法讲座,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书法的学习方向、书法的欣赏、书法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这次活动办得太好了,这么高水平的展览办到了咱们家门口,这在过去这么多年是少见的。”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刘自文发出感慨。
这话听起来客套,实际上都是实情。无论是来安的书法家,还是市群艺馆馆长周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种比较深入的、高水平的交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
2017年12月14日至15日,记者跟随青书协团队到汉阴、旬阳采风。省青书协主席张红春告诉记者,邀请专家来安康讲座,是文化惠民的一种方式。安康有很多书法爱好者,但是大家有些观念还需要更新,就需要这样的讲座来提升。无论是展览还是讲座,借这次巡展的机会来到安康,就为书法爱好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否则,看一次高水平的展览,远的不说,就是到西安打个来回,在路上就得半天时间。
在安康市群艺馆,这样的交流活动也一直在进行。此次青书协巡展之前,12月6日,安康市群艺馆、安康书画院承办了“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墨韵安康·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采风活动”,来自北京、湖北、黑龙江、广西等地的17位山水画家来安康,带来了70余幅作品。他们采风写生,开座谈会,为安康的文化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的展览没有间断过,既邀请铜川市宜君县的农民画、天水的书画小品到安康展览,也举办了北京、广州等市的书画作品邀请展和邯郸摄影作品邀请展,还经常走出去,比如‘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摄影展,从2016年开始,先在安康展出,后来又到天水、汉中、南阳、十堰,还走出国门到瑞士、日本,宣传安康的山水。”周墙告诉记者,“文化需要交流,把我们的作品带出去,2017年,我们把安康的儿童画带到辽宁锦州展览,儿童节期间我们和陕西美术家协会在西安专门办了一个草根青青——安康留守儿童版画作品展。”
交流,形式上有“请进来”和“走出去”,内容上也讲究取长补短。
“邀请外面的作品来安康展览,就是要给我们本土的书画家以震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差距;而我们送作品出去,主要是为了搭建平台,同时宣传安康的青山绿水。”站在安康的角度上,周墙这样说。
而对于来自全省其他地市的书法家,采风活动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收获。刘志霞是咸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她此前来过安康好几次,也是开展书法培训。对她来说,交流也是一种互相促进。“写书法不能关在书斋里,需要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虚怀若谷。这对自己书法技艺的促进不是说立竿见影的,而是一种积淀。我们到各地采风也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说。
2
在汉阴县,青书协一行来到蒲溪镇、涧池镇、城关镇以及汉阴县书协参观。他们评价汉阴县书协“工作做得太细了,值得学习”,有的还专门拍下了汉阴县书法家协会构架图,表示要拿回家学习。汉阴县是陕西省书法之乡,正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县文学艺术组织建设网络体系十分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可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党委、政府的重视,书画类电商成为该县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业态之一。2017年11月2日,汉阴县电商办组织的汉阴县第二届书画文化线上线下融合对接会在汉阴县平梁镇长坝村召开,据了解,书画类电商企业已经增长到10户,从业人员从最初的几个人,增长到目前的近百人。2017年前三季度,全县书画类电商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除了书法,全县的文化服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孙凌月介绍,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活动是常态的,针对居民有茶道、古琴、插花等免费课程,针对农村的群众,把演出和展览送到田间地头。图书馆也开展了“周末有约”活动,吸引更多人到图书馆来读书。
汉阴县的情况也是全市的一个缩影。2017年5月21日,1.1万余名健身爱好者齐聚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及九县一区标志性建筑、广场或景区内,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跳同一舞曲,掀起了全民参与龙舟节活动的高潮。群众的参与使这一连续举办了17年的节庆活动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这次“安康节拍·舞动汉江”市县联动全民健身操舞展演活动,就有市群艺馆的参与。
抓社团是群艺馆工作的一项重点,在群众热衷的广场舞、合唱、汉调二黄的艺术活动中,群艺馆坚持派出专业人员对社区的群众社团进行指导和培训。“市群艺馆每个礼拜都有课,以书法为例,我们请过马昌琪、杜勤印、曾晓勤、吴纯宝,另外还有美术、古琴、少儿美术、少儿舞蹈培训,这些都是公益的。同时,也送培训到社区,主要是广场舞、合唱的培训。”周墙说,“艺术的作用是让人愉悦地生活。普及艺术,首先必须尊重老百姓的需求,不能强求,而他们一旦参与到活动中,我们就要发挥作用进行引导,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提升他们的编导、表演水平和审美能力,现在,大多数社团都从自娱自乐发展到专业社团了。这些社团作用不容小觑,他们可以服务市民,也承担着我们各级文化馆文化惠民的任务,有的走出安康,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然而提到绘画、书法这类艺术社团,周墙坦率地表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没有高下之分,但就像人与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特质。与舞蹈、音乐这样“外向”的艺术形式相比,书画艺术是“内向度”的,本来就需要群众主动靠近。然而安康的书画发展水平在全省来看,的确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缺少有影响力的书画家,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风气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即使开办了各种展览、公益培训班,还是没有充足的资源为群众提供服务,也难以向群众展示书画艺术的魅力。
3
艺术反映生活,艺术创作也是为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次采风中,记者发现,采风就是采撷生活中的细节,书法家们看民居、商店、道路、城市,想象着当地人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参观完旬阳县博物馆,赶上学生放学,生机勃勃,热闹非凡,接孩子的摩托车大军出现在马路上,也引来他们的好奇,张红春说:“这是西安看不到的。”
好的艺术家是关心生活的,好的作品也是表现生活的。
“墨韵安康·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采风活动”座谈会上,陕西终南水墨画研究院院长王习哲在座谈会上说:“陕南安康山川河流和风俗人情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多年来,几乎走遍了安康的每一个地方,淳朴厚道的安康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呼吁在座的艺术家要常来安康采风,关注安康的文化发展。”
“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你表现的内容与你生活的环境和土壤没有关系的话,你可能也表现不好,也没有温度。”周墙谈到安康本土的艺术创作时说,“这一点上我们的艺术家做的还不够。”
周墙不回避安康的短板。比如安康书画的整体氛围还不够浓,创作水平还比较低,还没形成团队的力量,在创作理念上还比较落后。“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群众艺术都有这样的问题。”他说,“我们的展览,虽然水平高,但是来看的人还是不多。这是由于书法美术的普及还需要提升,尤其是对老百姓的普及还不够,市民的文化修养还是缺乏自觉性,下一步应该要进一步引导。”
另一方面,安康缺少专业的策展人和团队,这也使得展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大中城市,看展览、看演出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出去旅游,也会把当地有代表性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作为必须“打卡”的一站,而在安康,我们的供给和需求都还远远不够。
到群艺馆采访周墙的那天,碰上他在办公室开会,提到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话题。据了解,去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评审会议上,我市以西部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评审,获得创建资格。周墙告诉记者,在2年的创建周期内,安康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会很辛苦,但是从机制制度层面,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水平,都会上一个台阶。
记者不禁开始思考,既然我们已经走到了创建示范区的话题面前,在安康,除了群艺馆,还有博物馆、图书馆、藏一角博物馆,以及各类协会,这些组织和场所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提高专业“队员”的艺术品位,又提升“业余选手”的艺术水平?或许,就从吸引更多人看展览开始吧。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展览走出展馆,走得更远一些,把展览搬到学校、社区、单位、企业,把学生、居民、干部职工请到馆里,捅破市民与艺术之间的这层窗户纸,让艺术的光照亮安康生活,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一抹文化艺术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