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元辉 巴远君)6月如火,省政府发布2017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旬阳县2017年度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位列14,进入全省20强,同时被评为2017年度“生态建设强县”。
从考评指标可见,五大类别28项具体指标中,旬阳进入全省前十的占4项,在我市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各占6项。
项目建设——支撑旬阳腾飞
走进旬阳烟厂,机器轰鸣,工人在加班加点生产。目前总投资12.73亿元的旬阳烟厂技改项目一期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
旬阳电站人声鼎沸,工程车川流不息,大坝浇筑有条不紊推进。这个总投资35.79亿元,总装机32万千瓦的旬阳电站,将在2020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预计年产值2.7亿元。
总投资3亿元的旬阳二中建设,是为了解决“入学难”问题的民生项目。2017年9.6万平方米校舍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到2019年秋季招生,可解决4000名孩子入学。
年产3600吨纳米催化剂生产线项目,其生产技术和工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多晶硅除杂吸附分离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G316旬河大桥改建、S318蜀河镇过境公路、油用牡丹产业园、太极城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7年新开工项目227个,完成投资173.14亿元,增长2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4亿元,均超过目标任务。
在项目推进上,旬阳压缩报建审批事项,打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后一公里”。推广完善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全部通过线上审批。全年通过受理项目238个,审批238个,办结率100%。
叩门招商——帮助旬阳突围
2017年,一场全民招商的“战斗”在旬阳打响。县委书记梁涛带队前往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叩门招商,先后叩开了北京广誉远药业集团、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上市企业,促成了旬阳羊山景区旅游开发、田园综合体等意向合作项目。
县长陈红星赴广州、杭州、上海叩开了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娃哈哈等大型集团公司,对接涉水和拐枣产业,想方设法进军北上广领域。
县文化旅游、财政、经贸、高新区、市场监管、工商联,金寨、吕河、白柳、甘溪、红军等镇也先后叩门、邀请几十家客商来旬考察对接项目。
叩门招商换回来的是北京广誉远集团、北京汇豪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集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到旬阳投资兴业。2017年旬阳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4个,引进资金102亿元,项目动工率93%,项目履约率100%。
优化营商环境,旬阳实行“一窗办理,一次办结”,公务员变服务员。结合实际制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极大地方便和服务了企业发展。
生态保护——助力旬阳发展
汉江,带着水源区的深情厚谊滋润着“干渴”的华北。
在旬阳境内,84公里丰满、清澈的汉江水滋养着南北46万儿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1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7条,出境水量240亿立方米。以汉江为骨架的一江三河水系网络,让生态保护成为旬阳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 旬阳一直把“生态立县”作为县域发展战略之首。从2006年“旬阳汉江生态论坛”举办以来,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工业转型升级之路,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取得新发展。旬阳再次被评为陕西“生态强县”,是对旬阳多年坚守的肯定和回报。
2017年,旬阳县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工程,持续推进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活动,坚持河长负责制,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蓝天、碧水、绿地”三大行动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围绕打赢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共关停采石矿山13家、粘土砖厂4家,启动治理尾矿库18座,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实施绿化造林1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5平方公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28天,汉江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标准。
数据显示,“生态建设强县”指标中的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等五项指标,旬阳在安康市分别获得第7、第2、第1、第1、第2的好成绩。
该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 “五位一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审时度势提出陕西强县建设目标,让上级系列决策部署在旬阳落地生根。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9.87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7亿元,增长15.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942元、9414元,分别增长8.3%、9.4%;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9.14亿元,增长28.8%;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88.83亿元,占GDP比重达55.6%。实现23个贫困村3354户12457人的减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