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美发师、合作社、六道木、贫困户,这几个词貌似没什么关联。而在秦岭腹地宁陕县梅子镇安坪村,有位叫任斌的青年不仅让这几个词有了联系,而且还让六道木的“叶子”变成了“票子”。
7月25日上午,任斌在妻子经营的农家乐里,给笔者讲述了他将叶子变成票子的经过。
18年前,也就是2000年,17岁的任斌初中毕业,“山陡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时常站在院坝边望着延绵的青山,苦苦思寻自己的出路。“在邻县佛坪学了一年美发后,去厦门继续学美发,直到2003年去深圳后才当了美发师傅。”任斌说,收入从当学徒时的每月600元开始,到当师傅后每月1600元逐步增加到6000元。这样苦干了3年,任斌有了一些积蓄和经验,就在深圳自己创业开了店。
“2006年到2008年生意比较好,两年就挣了40多万。”任斌说,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由于房租到期加上房东刁难,只好换了一个地方开店,生意不太好,维持一段时间又换地方。2013年底,大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年幼的二孩和家中母亲需要照顾,有了资金积累的任斌决定回老家。2014年春,任斌一个人外出到甘肃与人合伙开煤矿,投资失败,“两年亏了15万”。
从甘肃再次返乡已是2016年。任斌从正在建设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尤其是脱贫攻坚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更加坚定了他回农村创业的信心。“注册了公司,考虑到开发旅游项目慢,就把发展方向转移到农业上。”任斌介绍说,安坪村有个养殖合作社,法人代表外出务工,经营处于停滞状态,他主动争取,将合作社经营范围变更为种植和养殖,吸纳村民32户,其中贫困户10户。2017年7月,筹划建设养猪场的同时,任斌投资6万多元引进了80箱蜂,分给10户贫困户养殖并同他们签订了回收合同。
村里的乡亲们尤其是贫困户没有稳定收入,自产的腊肉、蜂蜜、血豆腐等土特产又卖不出去变不了钱,任斌想要为他们出把力,于是就注册了网店帮乡亲们销售农副产品。开网店不到半年时间,任斌就帮村民销售8头猪的腊肉、200多公斤蜂蜜,销售额超过4万元。
“开网店卖土特产的过程中,看到网上有人卖六道木树苗,”任斌告诉笔者,六道木也叫神仙树,我们这里是适生区。用神仙树叶做的凉粉叫神仙豆腐,色泽淡绿、清香味浓、口感舒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本地的传统饮食,也深受城里人喜爱。他在网上搜集资料掌握六道木栽植技术,引进2万株六道木树苗栽植,流转10亩土地繁育六道木树苗10万株。“今年夏天,鲜叶用真空包装试销,原本计划在网上卖3元一斤,实际卖到了15元一斤,”谈及网上销售六道木树叶,任斌一脸成功的喜悦,他说,最远的卖到了海南。“试销期间总共卖出110多斤,而且市场前景良好。”
“还发动乡亲们种六道木树,给他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子,我也很开心。”任斌满怀信心地介绍下一步打算,建一个100亩的六道木树苗示范苗圃,建一个六道木树叶杀青微粉加工厂,回收村民们的六道木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