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民治民安才幸福——汉滨区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2018-09-07  来源:本站原创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新宽) 以“五老”调解顺民心,八千“红袖章”安民心,“三个清零”称民心,“三联两带一推进”赢民心——近年来,汉滨区社会治理正走出新路,走出特色。9Hr安康新闻网

“五老”德化乡里解矛盾9Hr安康新闻网

汉滨区老城办大北社区的两户居民,都是有影响的老干部家庭,因临墙60公分地界产生纠纷,官司打了好几个回合,一个不让一个。69岁的刘登荣是在社区居住的一个老贤达,接受任务后6次入户,抓住有利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用古代“六尺巷”的故事,终于感化双方当事人,20年的拉锯战最终达成和解,成为汉滨区“五老”参与调解的一个经典案例。9Hr安康新闻网

如何应对老龄化?该区 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8万人,占总人口的20%。老人既是社会治理服务的重点,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五老’参与社会治理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上做文章,珍惜用好这笔财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俊康郑重承诺。9Hr安康新闻网

该区调研发现,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和老乡贤遍布城乡,他们威信高,说话管用。2017年初,汉滨区选择基础较好的6个镇办试点,自下而上推选,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乡贤为“五老”,村社区再好中选优,镇办培训后,就近进入镇村综治维稳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初步取得经验后,在全区广泛推开,有办公场所、有“五老”形象牌、有工作日志为标配。包抓的区综治成员单位也主动帮扶,业务上给予指导,经费上大力支持。9Hr安康新闻网

茨沟镇还专门为“五老”制作了唐装,设计了“五老”徽章,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室,融古朴、厚重、威严、公正于一体,为“五老”调解增添了浓厚的法治氛围,老人的存在感、荣誉感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该镇新建村70岁的徐少林,是原瀛湖法庭庭长,工作36年调解案件达5000余件,在当地德高望重,退休后被聘为“五老”。去年,部分村民因为用电问题,准备组织人员到市委上访。老徐得知后,立即找到发起人谈心,“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可以先找镇上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肯定能解决问题!”,同时他又找到镇上、供电局做工作,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9Hr安康新闻网

两年来,汉滨区充分发挥“五老”的地域、威望优势,利用身边人及时解决问题,调处小纠纷万余件,参与重大信访案件调解120多起。9Hr安康新闻网

“红袖章”成为街头治安流动风景9Hr安康新闻网

百万人口的汉滨区,在编警察仅500余名,警力不足成为当下治安防控的老大难。9Hr安康新闻网

“作为一名退休职工,我申请加入‘红袖章’巡逻队,想在锻炼的同时补贴点家用,也能为街坊邻居做点事情。”53岁的鼓楼社区女巡逻队长马真萍道出了初衷。她每天用手机记录着7名队员的活动,在“红袖章”微信群里实时发出工作动态,被队员们戏称为“战地记者”。一年多时间,她记录的数据不断更新:协助查找失散儿童及走失老人18次,制止打架斗殴20余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偷盗砸车贼5名,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9Hr安康新闻网

2016年,该区在试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袖章”志愿者。“红袖章”的选拔,以身体健康、群众公认为标准,主要从治安积极分子、中心户长、网格长等平安志愿者中产生,低保户、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优先。全区“红袖章”巡逻队规模保持在8000人左右,由镇办、村社区统一管理考核,派出所民警带队巡逻。9Hr安康新闻网

在治安复杂的中心城区,还成立了“红袖章”专业巡逻队,由政府购买服务,25支巡逻队176名红袖章保持常态化巡逻。面对经费困难,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区财政挤一点、成员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落实解决。两年来,全区为“红袖章”队伍筹措经费300余万元,用于解决巡逻装备、人身保险和以奖代补等。9Hr安康新闻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过去有困难找警察,现在有困难找“红袖章”,防汛抢险、疏导交通、维护治安,大街小巷、广场学校、公园夜市,风里雨里到处都有“红袖章”的身影,移动的“红袖章”已经成为安康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和我的队员一样,热爱“红袖章”工作,找到了退有所为、巡有所乐的存在感,上街巡逻是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事!”女队长感慨道。9Hr安康新闻网

随处可见的“红袖章”,犹如流动的摄像头,织牢了平安建设网底,全区呈现出发案减少、事故下降、纠纷减少、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了公众安全感的提升,2017年全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3.46%,创历史最好水平。9Hr安康新闻网

脱贫治理两手抓清零不欠账9Hr安康新闻网

关庙镇包湾村村民刘某因儿子有工作未能评为贫困户,便卸下假肢摔在村部会议桌上示威;村民包某因对干部工作不满,喝酒后拿锄头追赶包村的副镇长...此类矛盾在基层不胜枚举。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汉滨区60%以上的干部深入到乡村扶贫出力。如何发挥好脱贫干部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9Hr安康新闻网

包湾村刘湾社区是一个安置点,位于城乡结合部,社情复杂,矛盾突出,远近闻名。区委政法委工作队进驻时,社区路灯不亮、没公厕、群众意见大。工作队队长罗俊康带领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工作上实行“三个清零法”,即每个村民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组民见面会,做到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清零不欠账;党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任务清零不欠账;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清零不欠账。同时,还一个组一个组的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村规民约,评议“五老”、推荐好人,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袖章”巡逻队,与群众交心做朋友,解难题促发展。9Hr安康新闻网

如今的包湾村饮水上山、修路拉电、产业建园,场地平了、厕所修了、路灯亮了。“三个清零法”已经在全区广泛推开,脱贫干部全员上阵,在完成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镇。两年来,全区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Hr安康新闻网

汉滨区人口多,底子薄,矛盾纠纷量大面广。同时,中心城市建设、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机场迁建等重点项目推进,再加上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社会矛盾纠纷俱增,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化解任务十分艰巨。9Hr安康新闻网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法学会会员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亦官亦民”的独特身份,在化解信访积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区法学会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动员全体法学会员开展“三联两带一推进”活动,三联即会长联镇办、理事联村组、会员联访户,两带即带上法理课题、带上信访积案,一推进即推进城乡治理上台阶,9Hr安康新闻网

年初,区法学会与信访局沟通协调,选择了37件有代表性的信访案件,移交区法学会会员重点推进。目前,20件信访案件已经得到妥善化解,导入司法程序4件,其它案件也在有序推进之中。9Hr安康新闻网

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不仅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29个城区第1位,连续三年获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四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实现争先进位。9Hr安康新闻网
 9Hr安康新闻网

 9Hr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