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黎文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蚕桑生产水平,推进产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更好地发挥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9月12-14日,全省蚕桑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安康举办。榆林、延安、宝鸡、商洛、汉中、安康等市的各县区蚕桑技术推广部门、蚕种场、蚕桑合作社负责同志和业务技术骨干等9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培训由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主办,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安康市蚕种场承办。
据了解,安康养蚕历史3000多年,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经久不衰,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安康现有桑园总面积40万亩,年养蚕20多万张,是全国13个优质茧丝基地之一,生产规模占全省85%。他指出,将此次会议作为安康蚕桑发展的新契机,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用学到的新科技新理念指导蚕桑生产,加快蚕桑科技创新步伐,加大蚕桑产业园区承载,加强新型产业主体培育,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鎏金铜蚕”文化开发,促进蚕桑行业创新发展,提升安康“金蚕之乡,丝路之源”的影响力。省园艺技术工作站站长安凯春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分析了当前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态势,充分肯定了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提出了“精准定位,科学谋划蚕桑产业发展;抢抓机遇,夯实蚕桑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最后,培训班组织学员们到石泉县池河镇“金蚕之乡展览馆”和“鎏金蚕”博物馆观摩学习蚕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