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瑞
随着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持续推进,有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成了城市发展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注册志愿者12万人,实名认证114648人,注册志愿团体1979个,共开展15991个项目,志愿服务总时长3071578小时,2019年度总时长1104528小时,全年审批项目5016个。
在汉滨区新城办安火社区,67岁的退休老干部刘大爷曾在上海当过4年的志愿者,回到安康后,他依然满怀激情,第一时间找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希望社区能提供一个志愿服务场所。在社区“营业”的第一天起,刘大爷便经常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有时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每天在社区里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社区的党员和居民受到刘大爷影响,也经常过来一同参加志愿服务。
安康以前的交通情况较为混乱,一些行人无视红绿灯,部分车辆对交通规则不重视等,使得城市交通混乱不堪,安全隐患较大。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市志愿者联合会从2017年开始,在城区8个十字路口组织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各会员单位和理事单位积极响应,共计参与人数4万余人次,并不定期进行组织安排、督促检查、巡查指导。志愿者身穿红马甲,佩戴志愿者红袖章,手举文明劝导小红旗,耐心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遵守交通规则,协助交警维持十字路口交通秩序,为我市交通安全秩序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围绕扶贫助困、环境保护、邻里守望、文明交通、关爱老人等主题,市志愿者联合会精心设计,全面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会员单位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111项,安康义工联的“山里孩子看古都”、安康援少会的“少儿传统文化”、汉阴志愿联合会的“同一片天·同一种爱”、石泉志愿服务“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宁陕“一个人的剧场走乡村”,紫阳“丽姐助学”、岚皋“文明实践活动”、平利“志愿者协会助力教育扶贫”、镇坪“我在镇坪有块田”、白河“清风社区”志愿服务、旬阳义工家园“让乡村更有趣“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据悉,我市近日开展的首期文明城市创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市民对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认可程度较高,有84%的市民参加过本市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有85%的市民表示对本市开展的“车让人、人守规”工作满意。这也肯定了我市志愿服务成果,激励志愿者继续前行,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这个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