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巾帼不让须眉
2020-11-13  来源:安康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市妇联在全国和省妇联的领导下,协助党委和政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大力实施巾帼脱贫行动,促进23.96万名贫困妇女顺利脱贫。2015年起,连续4年在全市脱贫攻坚考核中获优秀等次;2016、2017、2018连续3年被省妇联表彰为巾帼脱贫工作先进单位。hTQ安康新闻网

抓教育培训提高政治站位,采取集中培训、外地学习取经、专题学习、网络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妇联干部和女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增强她们攻坚意识和攻坚能力。抓活动载体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巾帼扶志百村行”、寻找“最美家庭”、家训巡讲等活动,对贫困妇女进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教育,充分激发广大贫困妇女“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hTQ安康新闻网

坚持增收为本,“5+1”模式拓宽就业路,推行“社区工厂+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愿望。针对社区工厂招工难、贫困妇女想干不会干、入厂之后子女吃饭上学没人管的问题,组织开展了“进厂务工大动员”“劳动技能大培训”“社区工厂大讲堂”“最美女工大评选”系列活动,引导帮助农村贫困妇女放下锄头、走进工厂。特别是针对女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问题,在全市35个社区工厂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 配备娱教设施、聘请专管人员,为女工子女提供免费接送、学习辅导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女工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市共有14358名贫困妇女在350个社区工厂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hTQ安康新闻网

推行“农业园区+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不离家不离土的就业愿望。通过组织动员、典型引领、项目支持、外出参观等方式,引导有一定能力的妇女创办了茶叶、魔芋、花椒等 “妇”字号农业园区22个、巾帼创业就业基地60个,带动24339名贫困妇女就业增收。农业园区的发展也为电商提供了优质产品,贫困妇女依托电商平台将农副产品输送到省内外市场。为了解决农忙和农闲时贫困妇女就业矛盾问题,创新了“产业园区候鸟式用工”模式,帮助数千名贫困妇女农忙时到园区务工,农闲时到城里做家政服务,其先进经验在《新华社内参》和《中国妇女报》刊载。hTQ安康新闻网

推行“合作社+贫困妇女”,实现了为贫困妇女的产品找市场的增收愿望。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合作互助、信息灵通、技术辅导、组织化程度较高等优势,先后选送40余名妇女参加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培训,引导支持她们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三八红旗手田珍领办的平利县惠民茶叶机械租赁服务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500余名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2万元,既促进了女性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也使贫困妇女尝到了甜头,唤醒了她们主动参与发展的积极性。hTQ安康新闻网

推行“能人大户+贫困妇女”,积极发挥团结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基层女能人、女带头人、女热心人发动起来,形成“一个女能人带动一批妇女”创业就业的“酵母效应”。近年来,指导、督促市县镇成立了9家女企业家协会、1家女大学生创业协会,通过组织开展“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等活动,带动了18050名贫困妇女就业,筹资500余万元,帮助14300余名贫困妇女儿童解决求学、就医、生活、发展难题。hTQ安康新闻网

推行“生态旅游+贫困妇女”,主动组织引导广大贫困妇女在旅游业中寻找商机,围绕“一带一路”丝路旅游文化建设契机,开发以“鎏金铜蚕”为主,500余名贫困妇女参加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亮相“国际女性手工艺发展论坛”,走进全市旅游专柜。各县区开发的布编、草编、藤编等有乡土情怀的文创旅游特产走俏市场,让土味有了洋气。为了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市妇联开展了以“放心食品、诚信经营、环境优美、服务周到、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安康女子示范农家乐”培树活动,建成美丽家园示范村10个、美丽家园示范户200户,帮助1800余家“农家乐”提升经营水平,涌现出一批示范“农家乐”群,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贫困妇女增收。hTQ安康新闻网

(安康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hTQ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