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鑫
深化校地合作,既是提高办学质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长期以来,安康学院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21年2月,安康市政府与安康学院召开了校地合作联席会议,为新发展阶段校地合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安康学院围绕“社会关注什么、师生期盼什么、发展渴望什么”凝练特色优势,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在校地合作新征程中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编制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开局,安康学院全面贯彻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部署,确立了“1+1+5+13”规划体系,“1”指安康学院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指服务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5”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信息化、基本建设专项规划,“13”指二级学院子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作用,紧密对接地方人才引培需求、千亿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关键技术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打造精品团队,增强科创能力,改革内部管理,建立了“校院联动、专家研讨、多方衔接、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增强了教育与社会的循环、教育与经济的循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奠定了基础,为安康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实现人才支撑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狠抓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按照“地方所需、高校所能、合作共赢”的思路,安康学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调查研究在科学决策与破解难题中的重要作用,面向各县区,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征集校地合作项目168个,其中,技术支持类89个,校政合作类21个,校企共建类20个,培训服务类19个,人才引培类14个,协议签订类5个。校内组建的160余个专家团队分头认领、分步实施,联合市政府出台了《2021年校地合作实施方案》。以“增量提质、高点起步”为统揽,定方案、议措施,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完成了10.8亿建设项目储备,学生宿舍楼项目已获立项批复,具备开工条件,形成了以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搭建合作平台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优势互补,搭建合作平台。围绕乡村振兴,安康学院与建设银行、市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与汉阴县共建乡村振兴产学研基地,与流水镇共建实践教学中心和艺术写生基地,通过开展人才培训、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目前已完成培训1万余人,《秦巴山区“人—山和谐共生”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已获建行研究院批准立项,为打造人山和谐乡村振兴安康样板奠定了理论基础。围绕人才培养,安康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高新中学签订协议,倾力建设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好安康人民满意的教育储备人才力量。围绕校地共建,安康学院与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共建“教学医院”,共育医学人才;与市科协共建“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推动市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市秦岭办共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与市人社局、安康爱多宝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建“毛绒玩具原创设计园”,服务于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与博创宏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基地”,创新全产业链融资担保支持模式。
根植秦巴沃土,为安康发展贡献教育力量是安康学院的使命与职责。唯有担当实干,方能不辱使命,安康学院将持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层次,用“软实力”为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