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道安
抢救室的门轻轻推开,门外焦急等待的患者亲属和单位同事急切询问手术专家患者病情,专家摇了摇头:“病人的命是保下了,但能不能醒来就要看他的造化了。”10年前,丈夫脑溢血留下后遗症瘫痪在床,妻子细心呵护,十年如一日,在邻里传为佳话。
患者名叫管坤勋,是市国税局老干部科科长,也是一名军转干部。这天,他早上上班时,告诉妻子刘维珍要下县,谁知上班不一会儿,单位打来电话:“刘老师快来,老管出事了!”刘维珍是市幼儿园的教师,听闻消息后如五雷轰顶,急奔医院。扶着活动病床,看着丈夫蜡黄的脸,她泪如雨下。她知道丈夫是个苦命人,两岁丧父,五岁丧母,是爷爷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从军16载,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2次受到团嘉奖。转业到市国税局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眼看再有11天就要退休了,却罹患重疾。
刘维珍和儿子勇敢面对现实,儿子对妈妈说:“老爸永远是我崇拜的偶像,永远是我的好父亲,今后我们一起来护理、照料爸爸。”妈妈满含热泪,默默点头。
照顾护理病人,首要是给病人吃好,使病人有足够均衡的营养,才能使病情好转。老管瘫痪在床,吞咽困难,只能吃流食。刘维珍买来3岁以下儿童食用的营养米粉与牛奶熬好,一小勺一小勺喂丈夫吃。为了使营养全面均衡,她今天做猪肉糊糊,明天做鸡肉糊糊,每顿饭还要加上各种新鲜蔬菜粥。丈夫常年卧床,很容易便秘,她把南瓜与蜂蜜,绿豆与香蕉打成糊状,为丈夫调理。她想尽一切办法使丈夫吃得营养健康。
为了丈夫不生褥疮,刘维珍学会了按摩,每天为丈夫按摩全身,每晚用热水为丈夫泡脚,定期给丈夫刮胡子、理发、剪指甲。每次喂饭前,刘维珍先要把老管扶坐起来。她一次不能完成,就两次、三次,甚至若干次把丈夫一点一点扶坐起来。不一会儿,老管就不由自主地溜下去,她又要重新把丈夫扶坐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她要把丈夫带到阳台或客厅,让老管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可是要把丈夫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她先要把丈夫一点一点挪到床边,然后憋足力气迅速抱起丈夫放进轮椅。每次为丈夫按摩、擦洗全身、每次喂饭,一套下来都把刘维珍累得筋疲力尽。
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常常会听到悠扬婉转的葫芦丝乐曲从老管的屋内飘出。时而舒缓缠绵,柔柔细语;时而春风化雨,鸟语花香;时而呜呜咽咽,如泣如诉……这是刘维珍在为丈夫演奏。刘维珍是一位音乐老师,她相信音乐的力量,她期望音乐能唤醒丈夫的记忆,安抚丈夫的心灵。她要用音乐与丈夫交流感情,倾诉对丈夫的爱。她知道丈夫是军人出身,最爱听军旅歌曲,她就经常用口琴、二胡演奏军旅歌曲,用手风琴、钢琴演奏军旅音乐。
为了不让丈夫孤独寂寞,刘维珍常伏在丈夫耳畔絮叨,为丈夫讲国家大事,忆战友情谊,聊邻里趣事见闻。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管慢慢有了意识,恢复了听力。虽然仍不能说话,但能用眨眼、咳嗽、摆手等方式与家人交流。看到老管的好转,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寒来暑往,刘维珍从花甲之年进入古稀之年,照看护理丈夫越来越力不从心。好在儿子、儿媳非常孝顺,婚后一直与爸妈住在一起,下班后或节假日就和妈妈一起照看护理爸爸。小两口为了减轻妈妈的劳累,购买了移动助力机帮爸爸翻身。家风传承,小孙女对爷爷也非常好。去幼儿园前要向爷爷道别,从幼儿园回来要给爷爷报到。爷爷对孙女更是时时关心,若半天见不着孙女,就大声咳嗽,询问孙女为何没有回家。孙女一回到爷爷床前,爷爷显得非常安详。奶奶护理爷爷时,小孙女跑前跑后,帮奶奶扔垃圾,给奶奶递卫生纸、毛巾等。
1月20日,老管平静地走了,走向曾经的军营,走进生养他的大地。他虽然走了,但他的妻子照顾他的感人故事却一直在流传,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