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劳动教育,为成长铺就更广阔的路径
2025-09-18 09:11:00  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QTx安康新闻网

《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于9月1日正式施行,为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方向指引。事实上,在该条例出台之前,我市许多学校已在此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不少可贵的“安康经验”。QTx安康新闻网

在劳动教育探索过程中,有的学校依托本地生态与农业资源,长期开展“劳动实践基地”项目,让学生在手植禾苗、躬耕陇亩中感悟劳动价值;有的学校将非遗传承、社区服务融入劳动课程,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双赢。这些自发的、富有创新性的实践,为条例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基层样本,也印证了劳动教育在我市早已生根萌芽。QTx安康新闻网

此次以立法形式将劳动教育制度化、体系化,正是对原有良好实践的系统性提升与保障。它不仅避免了劳动教育沦为“一阵风”式的活动,还将其嵌入育人的全过程,使其从“有”到“优”,从“自发”走向“自觉”。QTx安康新闻网

我们乐见各校以此为契机,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涵、创新形式,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锻造坚韧品格、连接真实生活的重要桥梁。唯有如此,教育的土壤才会更加厚实,成长的路径才能更加广阔。 QTx安康新闻网

汉滨高中永红校区: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赋能学生成长QTx安康新闻网

通讯员 陈雨QTx安康新闻网

汉滨高中永红校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发展方向,以“智慧 责任 ”为校训,构建“一核三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同育人为目标,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QTx安康新闻网

学校将“卫生打扫”“卫生保持”“我为班级做好事”等系列活动与每周一晨会相结合,在晨会上表扬劳动方面表现优秀的班级。安排主题班会课,与学校的德育劳动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进行卫生打扫、清洁环境的经验和做法。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每年端午节,让学生亲手包粽子、煮粽子,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引导学生种植果蔬并参与到培育、采摘、烹饪的每一个环节,树立劳动光荣、浪费劳动果实可耻的意识;在学校每年举行的“柚子采摘节”活动中,鼓励学生采摘柚子、描摹柚子外形、了解柚子的生长规律等。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不同的职业体验和劳动调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的特点。QTx安康新闻网

倡导家校共育,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培训,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家政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还通过家长群等平台,向家长推送“我为爸妈做早餐”“今天我做小家长”等优秀德育主题劳动实践作业展评活动。QTx安康新闻网

此外,学校以研学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进工厂、畅游田间地头,让学生们实地参观果蔬茶园并亲身参与到劳动生产中。在研学活动结束后,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撰写“来之不易的粮食”等德育劳动实践作业,梳理劳动感悟,畅谈劳动心得。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在每年学雷锋活动月中,带领学生走进街道、社区、广场等场所开展义务劳动。QTx安康新闻网

在2024年汉滨区劳动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该校选送的德育劳动案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中学劳动与美育融合案例》荣获一等奖;德育案例《学科牵引 家校联动 五育并举——探索中学劳动教育新路径》荣获二等奖;学校获评劳动教育示范学校。QTx安康新闻网

随着《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的实施,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一核三位”劳动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体验,打造更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QTx安康新闻网

紫阳县第二小学:让劳动课从纸上变为“指上”QTx安康新闻网

通讯员 杨冬 舒远慧QTx安康新闻网

9月的风裹着桂香钻进紫阳县第二小学的走廊。三年级的小然蹲在窗台边,正给绿萝搭架子;教室后排的“茶文化角”,五年级的小航用软毛刷扫去紫阳毛尖茶样上的浮尘。这样的场景,是该校劳动教育最鲜活的注脚——劳动不是课本上的名词,而是孩子们指尖的温度,是日记本里的诗行。QTx安康新闻网

3年前,面对“无劳动实践基地”的现实难题,学校很快明确:劳动教育不必拘泥于“大块场地”,教室窗台的花、操场花坛的树、社区街道的清扫,都是现成课堂。QTx安康新闻网

学校随即组建劳动课程开发小组,成员涵盖科学老师、班主任与家长代表。他们将劳动教育拆解为贴近生活的课程嵌进每周课表:低年级“泥土小侦探”蹲在橘园数橘树、辨杂草;中年级“田埂小卫士”认领教室外花坛,手绘“橘树生长图”;高年级“稻田小达人”学习插秧诀窍。如今,劳动已从“额外任务”变成孩子们的“日常习惯”。QTx安康新闻网

没有专门实践园,学校就把校园变成“开放式课堂”。操场旁的角落种上了绿萝和茶苗,走廊窗台摆满学生带来的多肉,由“护绿小队”轮流照料。同时,学校与社区共建“劳动实践岗”。春季“采茶实践日”,孩子们跟着茶农钻茶垄,指尖轻提嫩芽;夏季“稻田插秧课”充满活力,孩子们挽着裤脚站在水田里,左手握秧,右手插泥;秋季“橘园采橘日”果香四溢,橙黄的橘子压弯枝丫,孩子们踮脚摘橘;冬季“社区美容日”,孩子们清理楼道“牛皮癣”;寒暑假“家庭劳动打卡”成传统,孩子们学做紫阳蒸盆子、炒茶叶、晒橘皮……QTx安康新闻网

为了让孩子们尝到劳动的“甜头”,学校取消了机械的劳动评分表,改用劳动成长档案记录照片、便签和进步瞬间,每月评选“劳动小明星”,奖励茶种、橘苗或“体验券”。QTx安康新闻网

如今的校园,劳动气息处处可见:后墙“劳动名言墙”贴着孩子们的原创句子,走廊展示区有旧物改造的手工,四年级(1)班的“春茶标本”和“秋日橘果”旁,还放着记录采茶和采橘的日记。QTx安康新闻网

从整理书包到采茶摘橘,紫阳县第二小学竭力打造“最好的教育在身边,最深的成长在双手间”。当孩子们举着自己摘的橘子、炒的茶叶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时,劳动的种子已在他们心里扎根。QTx安康新闻网

汉滨区果园小学:建三大阵地 育劳动之美QTx安康新闻网

通讯员 王婷QTx安康新闻网

汉滨区果园小学积极构建“课堂”“基地”“公益”三大劳动教育主阵地,通过劳动课程、校园活动、学科融合、家校共育四个主要路径,大力实施以“树德、启智、健体、育美、乐劳”为目标导向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养成习惯,让劳动之美扎根校园。QTx安康新闻网

学校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劳育因素。立足“二十四节气”与我国古代农事和劳动的紧密联系,建设“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节气里的农事知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组织学生踏春植树、包粽子、做香囊、编五彩绳、做月饼,在劳动中了解节日文化;结合班级风采展示、“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品悟古人对劳动的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尊重劳动的意识。QTx安康新闻网

此外,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开展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每年定期开展“劳动”主题的“每月一事”,不定期组织主题宣讲,每月坚持组织开展家长上讲台、家长沙龙等活动,大力宣传身边的劳动典型,促使学生形成“乐于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养成主动劳动的习惯,让劳动教育扎根生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浸润“乐劳”的文化和情感,让学生在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班级环境美化等校内劳动中,体验劳动之美,提升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少工委组织职能,组织学校“阳光少年”志愿服务队,走出校园、走上街道、深入社区、走进公益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QTx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结合各学科的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和推进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农耕工具展览墙,鼓励学生在假期使用工具参与劳动,学习农耕知识;挖掘学校和师资优势,开设刺绣、石头画、黏土等劳育社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将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拓展劳动教育实践领域;立足学校实际,将立礼楼和体艺楼教学楼楼顶改造成红领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QTx安康新闻网

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劳动教育“活”起来 素养提升“实”起来QTx安康新闻网

通讯员 王宗涛QTx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以“五育并举”为核心,聚焦劳动教育提质增效,通过课程分层施策、社团特色赋能、实践场景拓界,推动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理论落到实践,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QTx安康新闻网

课程设计上,学校构建阶梯式劳动教育体系。一二年级以“生活自理”为重点,开展整理书包、系鞋带等基础训练;三四年级聚焦“课堂实践”,通过种子种植、水果拼盘制作体悟劳动价值;五六年级侧重“综合应用”,以网袋编织、科学模型搭建提升创新与协作能力。校园里,学生走进餐厅跟着食堂师傅学做鸡蛋羹,从打蛋液、调水温到控制蒸制时间,在实操中掌握烹饪技能,也体会到后勤人员的辛苦。QTx安康新闻网

社团活动为劳动教育注入活力。泥塑、版画、扎染社团中,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手工劳动,传承非遗技艺;科学制作社团里,电路组装、搭建塔台等项目,展现劳动与科技的融合;超轻黏土社团成为创意孵化地,学生用双手将想象转化为作品。QTx安康新闻网

学校还打破校园边界,推动劳动教育向社会延伸。依托 “红领巾绿色环保银行”,常态化开展废纸回收,传递勤俭节约理念;结合植树节、劳动节等节点,组织师生赴棉花沟植树、进社区义务清扫;“红领巾楼道长”志愿服务队深入居民区,开展卫生整治、安全宣传、敬老服务。研学活动让劳动教育更“接地气”:东旭茶园里体验采茶制茶全流程,欧丰园食品公司中学习糕点制作,瀛湖唐家链子农业生态示范园探究“鱼菜共生”,感受现代农业劳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走进安康市毛绒玩具五大中心,学生参观原辅料与生产设备,在专业指导下学习设计、制作毛绒玩具,直观体会轻工业劳动的精细趣味与本土产业活力。QTx安康新闻网

随着《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的施行,该校锚定新方向:深化劳动课程,开发家务指导、传统工艺等特色内容,打造“一校一品”;优化劳动社团,新增趣味实践项目;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实践强化家庭参与,联合社区、企业、农业基地拓展实践场所,凝聚育人合力,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助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QTx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把劳动课搬到田间地头QTx安康新闻网

通讯员 邓永新QTx安康新闻网

9月15日早晨,汉阴县蒲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肖晨茜来到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躬行园”察看。若天气晴好,班主任汪春妮将组织全班学生拔草,为新学期耕种做准备。QTx安康新闻网

“上学期我们班种的是小番茄。雨水少,大家就轮流浇水、定期拔草,小番茄长得特别好。”肖晨茜说,那时候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同学们都觉得付出很值得。QTx安康新闻网

蒲溪镇中心小学将约6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划分为本草园、百果园、蔬菜园和茶园4个园区,并配套建设印刷坊、本草坊、扎染坊、茶艺坊4个功能坊室,以及研讨区、教学制作区和展示长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与实践空间。学校还安排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扎染作品,提升其审美与动手能力。目前,学校扎染作品展览室已陈列优秀作品500余件。QTx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全县51所中小学和40所幼儿园均建有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劳动乐趣,既缓解学习压力,又培养实践能力。此外,各校还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开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技术。QTx安康新闻网

七叶莲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涧池镇紫云村,2023年11月被评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占地约200亩,设有采摘区、种植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学生可通过“小农人”课程深入感受农业价值与文化底蕴。QTx安康新闻网

涧池镇中心小学依托该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种植、烹饪等活动。六年级(2)班学生王钰轩之前很少接触农活,来到基地后,他与同学一起种菜、做菜,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语文教师曾婷婷表示:“参加劳动后,王钰轩更开朗了,参与集体活动也更积极。”QTx安康新闻网

“截至今年秋季,县内外近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我们基地开展劳动实践超100次,参与学生近2万人次。”七叶莲劳动实践基地负责人徐洋介绍。QTx安康新闻网

此外,汉阴县部分学校还充分利用楼顶空间建起劳动基地。汉阴县恒达小学196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被划分为蔬菜、花卉和药材三个种植区,以“划地到班”方式由各班负责养护。QTx安康新闻网

随着《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条例》的实施,汉阴县在发挥好已有的12所安康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基础上,将进一步用好县域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资源,培育更多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劳动教育成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QTx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