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先安
十八大以来,神州大地发展潮涌如万马奔腾,一时间,中国梦、改革红利、正能量等新词雨后春笋般热遍东西南北。同全国火热的发展情形相一致,安康也不断有发展的新词迸发,这些新词展现了安康顺应发展潮流的精神追求,记录了安康紧跟时代步伐的坚实探索。回顾盘点十八大以来流行安康大地的新词,期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推进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
美丽富裕新安康
指:生态美、城乡美、和谐美;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
这是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战略发展思路和目标,即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是指导和统领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符合安康客观实际,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对新形势下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在这个发展思路中,民生为本是根本原则,体现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循环发展是基本途径,反映了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和内涵;美丽富裕是重要目标,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标志。
飞地经济
指在安康市行政辖区内,打破县、区行政区划限制,把项目放到行政不相隶属的重点开发区域实施,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项目引导等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这是我市在全域安康理念指导下,优化可持续发展布局、创新区域生态功能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创新。“飞出地”主要是指月河川道以外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白河、岚皋、镇坪、宁陕、紫阳等县。“飞入地”主要指月河川道的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以及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及列入“点状开发的城镇”的汉阴县涧池镇、蒲溪镇、双乳镇。
生态友好型产业
指综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
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是我市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要求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动生态林业向产业林业转型、山林经济由种养型向市场加工型转变;充分利用充沛洁净的水资源,推进涉水产业发展,建设汉江渔业养殖基地,富硒矿泉水和天然水等饮用水生产基地;重视利用充裕的人力资源,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注重整条产业链的转移,推动服装、电子、装备、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涉水产业
这是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我市丰富优质的水资源而形成的新理念。是指围绕水质、水景、水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并举的新平台,实现“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在我市主要指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现代渔业、亲水旅游、水电能源等产业。
三类民生
是指底线民生、基本民生、热点民生。由于安康民生问题呈现诉求多元、层次递进的新特征,需要区分不同人群、不同焦点、不同需求来细化和强化工作。对于贫困群众、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底线民生,具有政治性、责任性特征,要重点解决、搞好保障。弱势群体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也就是党委政府最应该关怀的,这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对于涉及全民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安居等基本民生,具有普惠性、长期性特征,要全力解决、确保供给;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民生,具有区域性、临时性特征,要及时解决、回应关切。
就地城镇化
是指把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工程作为最大机遇,把承接东南沿海加快向西部产业转移作为有利条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就业支撑和公共服务,鼓励发展就业主导型产业,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力度,实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倡导“住在山下、就业增收在山上”、“住在城镇、就业增收在企业”、“住在社区、就业增收在园区”的发展模式。有计划、按步骤地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产业融合
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市在构建循环产业体系中,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工业抓工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在发展山林经济等产业当中,提出“形成‘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发展格局和‘一三相融、接二连三’复合业态”,这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融合的趋势,体现大资源、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