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记者 郭飒)沿着安康大道一路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长岭南路的路口。由于道路还在修建,灰尘很大,司机师傅赶紧摇起了车窗,车身在颠簸中不停地摇晃,大约行走了500米,就到达目的地——安康学院拆迁安置小区。
正月初四,新年伊始,小区的地面上散落的鞭炮屑,年味儿十足。小区内,只见两排整齐的新房拔地而起,楼前的街道上挺拔的行道树分列两侧,房屋后面的空地上,几个村民围着火炉,有说有笑。刚刚搬来的拆迁户邓良林蹲在火炉旁边抽烟,见到记者的到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家。
“妈,你在做什么呢?”刚进家门,邓良林就冲着屋里喊着:“这油烟子从哪儿来的?”
“哎呀,你说人老了有啥用呢?连个抽油烟机都不会开,炒了个菜就把屋弄成这个样了。”母亲张凤英从厨房走出来,满是抱怨。邓良林急忙跑进厨房,打开抽油烟机,又把屋内的窗户都打开,好让油烟散去。张凤英说:“赶紧收拾收拾,下午有客人要来。”今年是邓良林一家人在新屋里过的第一个年,搬了新家,客人也不断。
邓良林原本住在汉滨区建民镇新强村,由于安康学院新校区的修建,老屋被征收拆迁,如今,他们搬进了安康学院拆迁安置小区,开始了住楼房的日子。新房里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房间、阳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虽然陈设简单,却很干净。“刚开始住进来还是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也不会用。不过还是比以前的房子好些,干净卫生,而且跟前住的也都是熟人,没事还能互相串门,美得很呢!”张凤英说。
张凤英的儿媳妇小翠拎着两个大袋子回到家中,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她一早就进城去采购,“现在进城可方便啊,1块钱的公交车二十分钟就能到!不像以前,进城要绕山路,全靠两条腿走,我们一年半载也去不了几回。”小翠一边说着一边收拾东西,张罗着下午饭。厨房里,新装修的橱柜干净整洁,鸡肉、鱼、腊肠、豆腐、青菜等等,摆满了调理台,煤气灶上炖着香喷喷的莲藕猪脚汤。“这煤气灶可比以前的柴火省事多了!”小翠笑着说。
下午时分,邓良林的二哥一家也回到了新屋,侄儿一进门就感叹:“这房子真好,又敞亮又干净!这要是我一个人回来,肯定找不到路了啊!”的确,仅仅半年时间,老家的路和房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让人惊叹。
厨房里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客厅里男女老少围着电炉子诉说着过往,所有美满、祥和的元素都蕴含在这浓浓的年味儿中,不断地传递、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