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网讯 记者 董良军 郭飒:刚刚下过雨,乡间小路还是湿漉漉的,一脚下去泥巴就沾满了整个鞋底。2月18日,记者跟随汉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施善玉,来到瀛湖附近的杜坝村,打算一饱有机鱼的“风采”。
然而,由于道路湿滑,无法下到湖边,我们只能站在距离湖面百米的半坡上与湖里的有机鱼“遥遥相望”。
“看!那一大片拦湖网就是有机鱼的养殖区。” 施善玉指着湖面漂起的白色悬浮物说道,“这一片养殖区也是我们刚刚成立的西北大学瀛湖产业生态与水源保护的科研基地。”
“这有多大面积?”
“总共有1万来亩。”
“投资多少?”
“首批的投资是5千万。”
施善玉是江苏人,操着一口略带方言味儿的普通话,若不认真听,很难听懂他讲话。他告诉记者,有机鱼是纯天然生长的鱼,在生长过程中不用肥料,没有用饵料,也没有用鱼料。
“不用饵料,那它们吃什么啊?”
“说到吃,这就要从有机鱼的立体养殖说起。” 施善玉说,“我们现在养的鱼种类很多,有鮰鱼、草鱼、白鲢、河虾等等,根据鱼的习性,把鱼在水下分成三层,形成立体养殖。各种不同的鱼通过吃水里的微生物还有其他鱼种的排泄物来生长。比如鮰鱼、草鱼的排泄物用来供养花鲢鱼、白鲢鱼,而花鲢鱼、白鲢鱼的排泄物又可以供养武昌鱼,武昌鱼的排泄物再供养河虾、餐条鱼,河虾、餐条鱼的排泄物再供养鮰鱼、草鱼,以此形成生物循环食物链。”
施善玉告诉记者,有机鱼在食品安全方面等级是最高的,口味也非常鲜美,但是有机鱼的成长过程对水质、以及周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
跟着他的脚步,我们沿着山间小路又向湖边靠近了一些,一阵清风拂过,湖面碧波荡漾,空气中夹杂着一丝腥膻味儿。施善玉望着湖面,若有所思。半晌,他点燃一支烟,说道:“为了寻找干净的水源地,4年前,我沿着汉江一直往上游走,当我路过瀛湖的时候,当时就被这里的的环境所吸引。这里山清水秀,水源也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从养鱼的角度来说是水质好、环境好、生态好,鱼的质量绝对是高。”
靠近湖边的山坡有一家农户,一个小伙子在屋门口扫地,见到施善玉,热情地招呼他进屋坐,并端茶倒水。“他就在我们公司上班呢!” 施善玉指着那个小伙子说。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小伙子名叫杨佑利,以前就在家门口打渔挣点小钱,汉源公司在这里建立养殖区以后,就在公司帮忙,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我们村里还有好几个人都在这公司干活呢。”杨佑利挠挠头,有些腼腆地说,“以前打渔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在这帮帮忙,日子过得也还美。”
据施善玉介绍,基地周边80%的农民都在他们公司打工,不仅如此,他还带动了40多个养殖户跟他一起养鱼,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保证他们养的鱼不愁销路。
“咱安康人何时能吃上这有机鱼呢?”
“其实,我们从去年就开始打捞销售了,但由于有机鱼的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要销往西安、上海等地,安康的销量很小,不过下一步我们会拓宽本地市场,让安康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有机鱼。” 施善玉说,“有机鱼的回收成本是3到5年,虽然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但是收益很高,是普通鱼的一倍。而且现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有机食品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将来,我们还计划发展有机茶叶、有机果蔬、有机禽类,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生态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