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集体经济“火车头”带着农民奔富路
——汉阴县双乳镇江河村“三变”改革观察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谭西 通讯员 余龙全 荆哲 王文艺)在汉阴县双乳镇,江河村的地位显得很特殊。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全镇唯一一个贫困村。
老江河村原本就是贫困村,经过努力好不容易脱了贫,和相邻的安林村合并后,全村变成了14个村民小组,625户1707人,再次返贫。2014年,新江河村被确定为贫困村。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村里贫困户减了不少,未脱贫的只有62户110人,且以政策兜底户为主。2018年,江河村被确定为陕西省“三变”改革示范村,也成了全县土地流转和发展产业的大村。上级要求2018年必须整村脱贫摘帽,脱贫摘帽难度倒是不大,但是脱贫之后怎么办?如何当好全省“三变”改革示范村?如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江河村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江河村,“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是同时进行的。今年1月,村里正式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根据全村“三变”改革情况,核实每户资产和村集体资产,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股、产权量化,注册成立村社一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这项工作村里做得相当细致,连农户每家的住房、土地和林山,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户上确认。重点是村集体资产资源,包括18.41公里村组水泥路、42套安置房、幸福院两层砖混结构房屋、村集体办公楼、集体土地和山林。经过县上农经部门专业估算,村上总资产有1122.49万元。除了村上的固定资产资源,村集体的135万元现金也一分不少地被纳入了核算,这包括帮扶单位陕煤集团提供的、已投入村土特产合作社的20万元扶贫资金、原土特产合作社盈利的15万元、“三变”改革政府投入的启动资金100万元。
今年5月17日,江河村召开了“三变”改革股民代表大会,正式开启农村集体股份权能改制进程。在江河村议定的章程中,农户承包的土地、林山暂不纳入股权量化,仍然由农民自主经营或自主流转。集体资源部分,按照截止时间的实际户籍人口,入股人员1707人,所有资产资源归村集体所有,以股权量化到集体、到人头的形式,村集体积累公益发展股30%,剩余的70%股权量化给每个村民,每人一股。
记者注意到,在村上量化的资产中,有一部分是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如村级公路、集体办公用房、安置房和幸福院用房等,这些很难发挥实际经营效应。对这个问题,村支书李明余介绍了他们的初衷:他们认为,村上的资产关键在于确定权宜,只有将村上所有集体性资产都合理确定到户籍农民的名下,他们才真正有权属感,对集体有归宿感。这部分资产虽然不能进入经营变现,但进入股权,实际做大了农民手中持有的股权分量,用农村话讲就是“蒸馒头把剂子做大了”。同时,这些资产人人有份,大家也更爱惜了,比如冬天公路普修,大家的热情就比过去高,因为是大家自己的路。
在村股份经营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是集体山林、土地,特别是入股的135万元现金。
因此,现金股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村支书李明余介绍说:“陕煤集团为贫困户投入的20万元,股金归集体,未脱贫贫困户以户为单位,每户1股,按实际盈利情况进行分红。”
这种向贫困户倾斜的做法,在“村两委”的宣传动员下,得到其他农民的支持,大家认为村上这样做是对的,扶贫方陕煤集团也很满意。这部分股份,由贫困户长久持有,对于他们脱贫后续发展很有意义,从资产的意义上拉短了与非贫困户的距离,有利于全村整体发展。
李明余说,县上支持的‘三变’改革启动金100万,和土特产合作社的15万,按章程决议,按股分配给全体在籍村民,村民由此变为股民,实现了全体村民股民化身份的转变。村集体产业发展配股40%,村民1707股。所有现金由村集体掌握,农民有股权,但不能分现金,现金投入村社一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土特产合作社进行资本运营,按年底实际经营利润收入按股分红。
在经营中,江河村最明显的特点,是把现金用活。用他们的话说,这叫钱助产业,产业变钱,钱生钱。
为确保把大家的钱用好,村上实行专业经营与民主监督相统一的措施,村里成立了村社一体股份合作股民大会,并选出股民代表,选举了领导组织机构,设置了财务部、资产运营部、资源管理部等,实行专业化管理。
经营中,每年村上的资金有去向,年终这些资金有收益,收益向股民分红,村上的家底,大家都清清楚楚,很放心。
虽然眼下还是贫困村,但江河村民对村集体经济的前景相当看好。在很多地方,农民变股民,其实都是由集体给大家“配干股”,而在江河村,由于集体经营收入明显,前景不错,有几户农民率先自愿入股了20多万元现金。“现在还陆续有人入股,我们不敢多收,最多的一户只收了3万多块。”村主任史方军说,村民自发入股的股金股本,合作社优先保证股民股本收益。但考虑到贫困户自身发展较缓慢,所以先让他们同时拥有双重股份,维持到一定时间,全村脱贫再巩固提升一个时期后,再召开股民大会严格按股分红,实行完全的市场化管理。
现在的江河村,产业发展兴旺,特色产品有声有色。从群众基本荒废的土地中已流转240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61%,村委会联系了几家公司合作种植核桃2000亩、拐枣100亩、蚕桑100亩,实现土地资源变股金26万元,受益股民278户,带动劳务增收45万元。股份合作社和陕西硒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江河村建立产业基地100亩,种植辣椒、香料等。合作社还与陕西高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在村里种植绞股蓝100亩。入驻企业需要的栽植、锄草、施肥等人工都由贫困户来负责,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三项收益,成为村民每年看得见、可到手的现实收入。“跟着村集体走,有前途,也有‘钱’途,所以大家心很齐,村上说话也很管用!”李明余说。
李明余介绍,村里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贫困户土地流转过来,由村合作社自己经营管理,一亩每年700元,村民还可以挣劳务费。现在这一块土地流转费花了十几万,开工资30多万,常年捆绑贫困户29户;二是公司带动,由来落户的公司负责经营,村里以农资入股,收益是大家的;三是村里自己的土特产合作社也做具体的生产经营,用村上的投入资金,再融资一部分,啥赚钱就做啥,灵活机动,确保收益。“这些钱都在发生效益,一毛都没有闲置,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雪球往大了滚。”
“三变”给江河村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村民感受最明显的,是村集体资产真正与自己有关了,死资产变活了。而干部们的感受是,群众心变齐了,不管是喊人务工、自愿入股,还是从今年起出现的百余劳动力返乡跟着合作社一起干,都是看得见的变化。另一个变化是,村干部工作和责任越来越实在了,不再是嘴巴上喊一喊,报表上报一报,事情要往实里做。“银子钱是硬头货,一年草籽一年落。”责任带来劲头,记者在江河村,看到和感受到村干部,对于村上发展如数家珍,信心十足。
“村集体没收益,不能带着群众发家致富,就没有威信,号召不了人。”双乳镇镇长柳杨说,现在有了资产,群众更好打交道了。现在江河村开群众大会,会场旁沟沟坎坎都是人。柳杨告诉记者,他们把江河村的做法全镇进行推广,大家来参观学习交流后,感到有启示性作用。去年以来,双乳镇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有力,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良方良法,特别是产业建设力度加大了,乡村发展实在了。
时间已到8月,江河村今年还有新动作,他们和硒汉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做干菜加工的企业。这缘于双乳镇各村的农副产品发展很快,季节性产量很大,怎样加工增值是大家很关心的事。江河村抓住机遇,把安林小学空置多年的房产申请来做加工场地,以此入股与硒汉公司合作搞经营干菜加工。他们已向镇上申请,镇上给县公产局打报告,得到县公产局的支持。县公产局解放思想,认为可以把农村闲置、已经没有公益服务价值的公有资产,根据农村发展情况,划转或划拨给村合作社管理经营,以此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变闲置为利用。
这一好消息,让江河村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