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头条
让“她能量”绽放光彩
—— 市妇联“5+1”模式助力巾帼脱贫纪实
2018-11-08  来源:本站原创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明顺 邱祖凤) 全市855个贫困村,45.39万贫困人口中,妇女占到40.9%。如何团结带领近19万贫困妇女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积极投身就业创业热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一直是市妇联的工作核心和重心。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情系贫困妇女,倾尽全力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探索出了“5+1”的扶贫模式,让“她能量”不断释放,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iRq安康新闻网

社区工厂+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愿望。从201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工厂,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仅今年市委、市政府就安排1亿元资金,建设社区工厂发展毛绒玩具产业。如何让贫困妇女了解社区工厂?如何让贫困妇女尽快转变为产业工人?各县区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与人社部门举办招聘会,为毛绒玩具厂、服装厂、电子产品加工厂、棉纺厂等社区工厂招收工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提升贫困妇女的就业技能;通过巡回宣讲,提升她们脱贫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她们的内生动力。iRq安康新闻网

位于平利县药妇沟社区的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解决了100多名贫困妇女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岚皋县西坡社区工厂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和民主镇社区工厂妇女就业创业园,共带动400余名贫困妇女就业,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汉滨区七堰村妇女钟啸,原来挣钱的路子窄,十分珍惜在社区工厂的工作。由于她学习专心、勤奋踏实,很快掌握了服装加工技术,不久就担任了车间主任。她欣喜地说:“在社区工厂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既可以照顾小孩,又能补贴家用,美得很!”iRq安康新闻网

产业园区+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不离家不离土的就业愿望。安康处于富硒带,市县区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富硒产品。全市现有茶叶园区、魔芋园区、花椒园区、黄花菜园区、辣椒园区等各类农业园区732个,市县妇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动员贫困妇女通过流转土地、进园区务工、为园区订单生产等方式,将贫困妇女紧紧与园区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她们不离家不离土的就业愿望。汉滨区90后女大学生王沁创新“陕茶1号”茶苗标准化繁育技术,建立510亩茶叶示范基地,吸纳贫困妇女850人到基地务工,当年人均收入2000余元。该基地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石泉县新华村王金兰,在全县发展黄花菜种植,带动2000余名妇女脱贫致富。黄花菜已经成为石泉的一项新兴产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花”。iRq安康新闻网

合作社+贫困妇女,实现了为贫困妇女的产品找市场增收的愿望。贫困村成立的各类合作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困妇女的生产积极性。镇村妇联认为这种方式提高了贫困妇女组织化程度,同时也为贫困妇女的产品找到了“婆家”。她们走村入户宣传合作社的政策,动员贫困妇女加入合作社。贫困妇女加入合作社后心中的疑虑消除了,生产的干劲更足了。汉阴县太行村沈桂述瞅准太行老树茶的市场潜力,率先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吸纳了75名贫困妇女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妇女就业200余人,人均增收5000多元。宁陕县严家坪村妇女周世红不仅是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还是城关镇兼职副主席,她带动村上72名贫困妇女办起了养蜂厂,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iRq安康新闻网

能人大户+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干有盼头的愿望。我市是劳务输出市,许多青壮年男劳力都在外务工,在家务农的60%以上是妇女。这些妇女当中的很多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成为当地的女能人、女企业家。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有176名会员,引起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陕西电视台还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岚皋县女企业家协会,在当地被称为“能拼的娘子军”,她们的创业故事经常见诸主流媒体。“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这是岚皋县“三彩阁”农家乐老板王三翠的一句口头禅。她也是由两间土毛坯房起家,发展到现在集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小微企业,现在她的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去年仅豆腐乳一项,营利就有200多万元。作为村妇联执委的她,还动员附近村组50多名贫困妇女生产加工食材,使这些贫困妇女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有了稳定的收入,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紫阳县80后返乡创业女大学生林红梅,今年在蒿坪镇工业园区创办了洋芋加工厂,仅一个月时间就帮助19户村民销售洋芋19万斤, 让1500余名贫困妇女直接受益。iRq安康新闻网

旅游+贫困妇女,实现了贫困妇女居家就业的愿望。安康依托美丽山水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现在汉滨区的瀛湖、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石泉县的后柳水乡、宁陕县的筒车湾、岚皋的南宫山等景区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市妇联积极寻求贫困妇女在旅游中的商机,今年年初通过深入行业部门、旅行社、部分景区调研,认为安康目前的旅游产品种类少,游客需求量大。在多方论证下,市妇联决定引导妇女大力发展手工艺品,填补我市旅游产品手工艺品的空白。随后建成了安康市巾帼手工制作培训示范基地,引导社区残疾妇女、农村贫困妇女依托“鎏金铜蚕”文化名片制作布包,使妇女手工艺产品与全域旅游有效联结,帮助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目前,全市开展手工布包制作和毛线编织培训5期,培训妇女100余名,“鎏金铜蚕”手工布包已走进安康扶贫空间、部分宾馆和旅游景区的旅游专柜,带动了20多名残疾妇女、10多名贫困妇女就业,生产销售手工布包1000余个,增收3万余元。家住汉滨区建民办长铺村重度残疾女孩杨帆和吉河镇残疾妇女高丽因为身体原因不仅没有经济收入还成为家里的累赘,在市妇联的组织动员下她们参加了手工制作培训,现在两人有了收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市妇联的带动下,各县大力发展手工产品,镇坪县谢晓燕创办的南山燕发展有限公司带领贫困妇女生产的布艺手工品线上销售供不应求,白河、汉阴组织妇女编织的藤编制品市场走俏。iRq安康新闻网
 iRq安康新闻网

 iRq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