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刘国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8年围绕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报告肯定了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步伐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经济结构及增速继续向好的成绩。而对于2019年的工作,以下需要把握的重点对安康而言,也是意义重大。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2019年全省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向高质量发展;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严格执行产能退出标准,精准落实各项降成本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促进更多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着力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支持优质企业做强做大;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基金引导激励作用,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构建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要素集聚和优化组合,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围绕着必须把握好的五大方面,报告就2019年的八大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首先是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以高端金属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积极构建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等生物技术产业链;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研发设计上游扩展;切实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其次是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非法金融监测预警平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为。坚持分类指导,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启动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是培育激发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抓住西部大开发20周年机遇,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统筹推进陕南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3个千亿级产业和茶叶、红枣、核桃、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因地制宜开展“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五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0%,市县级要达到70%,实体政务大厅需由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 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健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奖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改革力度。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发挥区域股权市场作用,引导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发债,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六是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大西延、西十、西康、延榆高铁项目推进力度,支持安康、榆林等地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大力发展门户经济。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空港、陆港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流动经济。实施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扎实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紧盯全球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实施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资源供给,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0%。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乡村弱、城区挤”、“择校热”、“课业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快疫苗温度监测和可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继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抓好安全生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最后,就是要从思想政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上,强化政治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