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妙鸿 陈楚珺
已经70多岁的石老汉,这几年反而忙了起来。
石老汉全名叫石业登,是汉阴县蒲溪镇原响洞河村人,2018年9月搬迁到溪畔社区豪庭小区。“我原来在村上是组长,有群众工作的经验,到新社区后就成为了一名调解员。”石业登说,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面对近年来社区的变化自己也更有成就感。
因为是公认的明事理,有德行,石老汉的调解工作越做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直至今年,社区成立了“石老汉调解室”,将其作为品牌打造。在蒲溪矛盾调解工作中,石业登这样的基层调解员每个社区都有,类似的创新探索随处可见,如今的蒲溪,群众诉求有处说,想法有人听,难处有人帮,纠纷有人调。
群众诉求有处说
石业登还有另外的身份——社区的一名中心户长,同时也是一名“网格长”。
在社区,群众不仅可以通过中心户长向村委会反映诉求,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和党员反映诉求,居民门上的联系卡更是让责任落实到人,“三线式联系”所带来的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让群众诉求有处说。
前段时间,社区的李仁梅骑电动车误伤了小街村一位村民,造成对方腿部软组织严重挫伤。但李仁梅和老伴儿年岁已高,家里条件困难,根本无力赔付。李仁梅第一时间想到了社区的“石老汉”。石业登耐心询问事情原委,李仁梅便将一肚子的悔恨和害怕道了出来。思忖再三,石业登最终带着李仁梅主动来到对方的家中赔礼道歉。在了解到李仁梅家中的情况后,对方被李仁梅和石业登的诚恳态度所打动,表示谅解,最终收下了李仁梅带来的200元“营养费。”
“还有社区的一些小矛盾,当场发现,就当场化解。话明气散最重要。”说起自己的调解心得,石业登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乡亲们的烦心事儿有处说,说了立马有人解决。
“两说一商”议事机制,就保证了这一点。蒲溪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按流程开展工作过程中,创新推行首先干部说,针对群众的诉求和需求,干部对来访群众宣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其次群众说,建立说事室,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和群众在一个温馨和谐平等的氛围下,让群众敞开心怀、诉说心声。最后大事要事民主协商,对重大的疑难纠纷,采取民主协商的议事方法,根据需要组织评议会等,邀请村“两委”成员、“三线”人员、群众代表、乡贤代表和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代表、家族能人共同参与。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机制活力,蒲溪抽调专兼职调解员,保证队伍相对稳定。制定了调解员管理考核办法,对在工作中突出的调解员予以奖励,召开表彰大会,分享调解的成功案例,使调解员增加获得感。用好“一案一补”,对能享受补贴的案件及时审核并将资金兑付到调解员,2020年,该镇共兑付奖补资金23600元。
确保“说了不白说”
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更要通过强化服务流程,实现运行规范化,确保群众说了不白说。
“调解陈诗余和王翠荣的矛盾时,我们前前后后跑了十来次,从梳理案件到组织调解,再到按时回访,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在小街村村委会,支部副书记曹鹏对前段时间的一起案例印象尤深,既是因为调解过程的艰辛,也因为规范化的服务流程确实保证了调解成效。
“王荣翠去陈诗余家油坊榨油,不慎在返程途中从陈诗余的三轮货车上摔落。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最终找到了我们。通过我们全面梳理案件,确定了陈诗余有一定责任,但也是考虑王荣翠年纪大了,好心送她回家,并无主观过错。”在审核登记后,曹鹏和同事们制定了调解方案,一面动员陈诗余的爱人去医院照顾王荣翠,一面打电话给王荣翠的子女说明情况,发动其子女对王荣翠进行劝慰。
最终,两家人达成了赔偿协议,再回访时,两家人也尽是感谢的话语。
在蒲溪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服务流程对调解时效的保证则体现得更加明显。
在宽敞明亮的蒲溪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接待大厅,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根据诉求性质将来访人员分流引导至群众说事室、关爱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工作人员全面梳理案件,从来信来访来电、到村入户摸排、12345热线、321民情在线、网上信访系统、网格员在综治APP上报等线索中梳理出矛盾纠纷。对梳理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完整登记后按纠纷类别和发生地精准指派,执行“中心吹哨、站所报到”的机制,按照婚姻家庭类、人身损害赔偿类、邻里纠纷等类别分别指派专人牵头负责调解。
通过制定调解方案,对能当场调解的当场调解,对复杂纠纷提前制定调解方案。如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村“两委”成员、三线人员、家族长辈、乡贤能人等参与调解。在调节过程中,通过对双方当事人普法、心理疏导等,依法依理依情调解,制作好调解协议书,完善好调解档案,对暂时化解不成功的进一步了解纠纷经过,双方有二次调解意愿的组织二次调解,没有二次调解意愿的引导至诉讼渠道,符合法律援助的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在调解结束后,还要对当事人的履行协议情况、事后相处情况进行回访,确保案结事了。
通过建立接待引导、审核登记、精准指派、分流办理、督察督办、稳控回访制度,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了矛盾纠纷多元化导入、一体受理、联动调处。整个流程以百姓发生纠纷开始、至百姓满意结束,做到多维度、智能化闭环运转,实现了调解实效化。
把最大的方便留给群众
“有事儿您说话”,这是蒲溪镇公星村的群众说事室里最显眼的一句标语。在公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杰看来,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众多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把矛盾调解工作细化,把最大的方便留给群众。
11月9日,蒲溪镇举行“一村一法律顾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后,法律顾问在公星村进行了法治讲座。据悉,一年内法律顾问将为蒲溪镇各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主管理提供法律咨询,并参与处理法律案件、调处各类纠纷,做好普法宣传等工作,实实在在地为村级组织及村民解决法律问题,使矛盾在村中化解,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近年来,汉阴县蒲溪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化解的新路子,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健全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
年初,蒲溪镇进一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依托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原有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及婚姻家庭等专业性调解组织进行整合,组织本辖区内的公安干警、司法干警和联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入驻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各村(社区)均建成标准化调解中心,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齐调解员。截至目前,该镇调解中心共有专业性调解人员7人,兼职调解人员14人,各村(社区)分别有3至5名调解员,均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为做好调解工作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确保了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协同处理,实现了镇村调解中心工作一体化,使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
蒲溪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强化四项措施,运用“两说一商”议事机制,集民意、凝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成为践行“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截至目前,2021年该镇村中心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4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4起,成功率98%,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