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健)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一名党员的“红色坚守”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获得者肖世炎同志,他从97年开始,坚持无偿献血在媒体发表后,人们得知他近20年无偿义务献血的消息时,都为之感动不已。
今天我不得不再写写他,再议议他,实际上他的爱心已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体现了真情、体现了爱心,就像微尘一样影响了身边的人和事。弘扬凡人善举,引导全社会学习好人、争当好人,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弘扬凡人善举,传递道德力量,身边的道德典型,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的、应该提倡的,楷模也罢、模范也罢,往往感人的故事、感人事迹,在平凡中体现价值、在平常中体现境界、在平淡中体现真情。
当年,在撰写《一名党员的“红色坚守”》那篇文章时,就听他聊过:“在献血的同时,要无偿资助几名贫困学生,让他们成就梦想、圆梦大学”,那时我还不以为然。
当时我想,他无偿献血已经在先,取得了荣誉、得到了光环,现在又来无偿义务捐资助学,是不是想标榜自己?我怀疑他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总之我反问了我自己多少个为什么。
也就是这一年,当高考结束后,他找过我,让我和学校联系一下,在应届毕业的学生里面,看看有没有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尽尽他的微薄之力。
那年我给他联系的贫困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那个孩子高考成绩很优秀,在全县的高考成绩中也是拔尖的,上的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遗憾的是在学生即将开学、到校报到时,上级部门有重要业务,他不得不到西安去汇报更重的事情,等他回到单位再联系时,本该他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已被其他爱心人士资助,与这名本需要他帮助的大学生无缘,而错失良机,错过了捐资助学的机会,为此他感到有点可惜。
2016年,我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扶贫帮扶池河镇合一村,那天单位组织到贫困村去,有缘我和他同乘一个车,在同去合一村的路上,单位驻村的第一书记,给他介绍合一村的基本情况,说今年合一村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当介绍到刘晓云家中的情况时,我看他半天没有言语,陷于了深深的沉思,过了半晌,他对第一书记说:“那一年我让高主任给联系贫困学生我来帮扶资助,愿望没能实现,我心里一直很愧疚,今年可以圆梦了,终于有机会可以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了”。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半点的掩饰,流露的是真情,流露的是爱心,此时的我,深深地凝望着他的双眼,无需语言的描述,我紧紧地握住双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眼眶湿润了。
爱心、关爱,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爱心、关爱是轻轻的风,爱心、关爱是及时的雨,爱心、关爱充满和谐,爱心、关爱扶植善良,爱心、关爱善解人意。爱心、关爱能使人快乐,爱心、关爱能使人幸福,爱心、关爱能使人成就梦想,生活只有用爱心、关爱编织、用心呵护、才能绚丽多彩。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爱中呢?在社会、在家庭,爱是人类最美、最真挚的感情,著名歌唱家韦唯歌曲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手牵手吧,我可亲的朋友们,爱永远在你左右,牵着我的手,看明天的彩虹,看明天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这个社会,也就是要有无数个像肖世炎这样的爱心人士,才让世界永远充满爱!才能让人间永远变得绚丽多彩。
我和他到刘晓云家中看到的场景,让人凄楚、让人心酸,他真是帮对人了。刘晓云家中六口人,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土木结构的瓦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如果遇上稍微大点的风雨将会出现倒塌的危险。家中除了几张陈旧的床和一张四方的桌子以外,在没有了其他的家具,家电就更谈不上了。
朋友们,我先说说刘晓云家中人员构成情况:母亲刘文艳属于侏儒人或称袖珍人,身材矮小、身高不足1.3米,脚手都有残疾症状,且体弱多病,智力痴呆,遇人傻笑,我与她家中之人交谈时,看她自言自语,嘴里叽里咕噜说个不停,我也不知她说了些什么?这种人到了老年,个人生活是无法自理的,何况现在生活都比较困难。
户主刘晓云的外公刘显运生于1949年,近七旬残疾三级,常年多病耳背,有老年痴呆症状,从池河镇合一村贫困户基本情况摸底表得知,2016年自付医药费3000:00元。
外婆邱昌美,在家里面算是最明白的一个人了,她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是她外婆所历经的苦难、历经的风霜,常人岂能知道?外婆生于1950年也近七旬,和她交谈得知,她外婆童年时就失去了双亲,跟婶娘在一起生活,婶娘说她是丧门星、扫把星克死双亲,婶娘常常对她是棍棒交加,身心和肉体常受摧残,从来没能吃过一顿饱饭,剩汤、剩饭是她生活的常态,夏季,只要地里有的就躲着偷来生吃,冬季,常常肯生红苕、玉米棒子度日,天天感到的是饿…饿…饿…婶娘对她外婆百般刁难,过着非人一般的生活,当回忆往事时、老妪道不尽的心酸、说不尽的苦水,泪水滚滚流。他外婆12岁到刘家,算是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听她外婆讲18岁和他外公结婚,刘家算是一个大家族,这一点和她的亲戚中交谈得到证实,刘家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加上老人,可谓热闹非凡,那么她外婆到刘家自然要分担家庭义务,那个年代就是大的带小的也不轻松,外婆在历练中成长、在苦难中搏击,在艰难困苦中修练,练就了与苦难抗争的能力,但我也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女性,为了生存,在生活的旅途中,不知熬过多少心酸和泪水,她顽强的和生命抗争、和命运抗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大的女性,顽强的搏击到现在实属不易,她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进取精神,不正是中国女性的体现吗?和老妪交谈,谈及外孙女上学的事,她说,无论家里条件如何艰苦,如何困难一定要让外孙女完成大学学业,将来好照顾她体弱多病的母亲,她自己到无所求,这种境界是多么的高尚和伟岸,她在我的眼前,突然显得是那样的挺拔巍峨。
当天我准备找她交谈时,途经田间地头,他和老伴、女媳、正在耕耘、在劳作,再等待希望的幼苗带来好的收获。
刘晓云的父亲60多岁了,是上门女媳至今没有本村户口,属于外来人,到刘家已经生活了21年了,算是刘家家庭成员中第二个明白人,举止言谈清晰明了,还算精神,他说他自己也有病,咨询过医生,医生说他的病叫“冷血病”由于我不懂医,不知是否真有此病状,只是听他描述,到了冬季手脚、关节、麻木、冰凉,总之是人不舒服,一到天气转暖就活了命了,他父亲为了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完成学业,在关键时期、带着残疾的媳妇、孩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打工十二年,先后在李家坝、太阳砖厂等几个砖厂,装砖、出砖,无论是装砖还是出转,每天必须完成30吨的任务,才能拿到一天的薪水,所付出的辛劳与艰辛,我不说大家也能想象的到,十几年下来也赚了一些钱,但小女多病,经常是白天上学,晚上输液,小女在看病上花了不少的钱,同时还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我在问及刘晓云父亲时,我说肖世炎每年给你孩子资助3000:00元,你是怎么想的,他说的很简单,他有几次给孩子打电话,要孩子好好上学,争取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好好为人民服务,要感谢好社会,要感谢共产党,报恩呢。他说可能他打电话的内容,学校都知道。同时还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说有一个老师资助了一个女孩,一直资助到女孩上了博士,后来这个女孩,为这位资助的老师养老,希望她的孩子也能向这位孩子一样。
她的小妹邱龙旺,上学时很是优秀,遗憾是由于家中捉襟见肘被迫缀学,听她外婆讲,她妹妹还在上学时,有一天外婆给的仅有50元钱,妹妹给了姐姐刘晓云,以度过生活的艰辛。听到这里,我实在惋惜,一个优秀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寒所致,导致未能完成学习的机会,太惋惜了………。
在说刘晓云同学,在安康市慈善协会、兴安集团三分公司和石泉县教育体育局举办的“珍珠河畔杯”石泉首届争做自强儿童有奖征文大赛中,她的作品《冬日的暖阳》荣获中学组优秀奖。看起来刘晓云同学上学时,是一个勤奋的孩子、努力的孩子。寒来暑往、冬去秋来,她迎来了春天,春天向她招手,终于苦尽甘来,在磨难中、在困苦中、在顽强的搏击中,赢得了她人生新的春天,以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大学,安康学院生物制药专业,祝贺她,严冬过后绽春蕾,她如同梅花“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收获的季节里,在春天里,她遇到了真心资助他的人肖世炎叔叔。
家中更是喜事连连,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生活在贫困中的家庭,她家分得一套扶贫搬迁“交钥匙工程”, 全家即将迁入新居,我在此祝贺她们,也祝福她们全家,早日摆脱困境,生活蒸蒸日上,天天享受党的阳光,阔步迈入小康,我期待着,我的祝福一定能够美梦成真。
话归正题,在刘晓云大学在读的四年里,肖世炎每年无偿资助:3000:00元,四年里肖世炎要拿出12000:00元,现已经兑现了6000:00元。作为一名在职的公职人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无偿拿出12000:00元,不知朋友们看后,是否有所悟,还是有所想,反正是把我感动了………。
更何况他有他自己扶贫帮扶的对象,资助刘晓云同学,不是他的本分。
当肖世炎把无偿捐资助学款,交到刘晓云的手中时,孩子的外婆、外公、孩子的父亲得知后,留下的是激动的泪水,肖世炎无偿捐资助学,帮扶刘晓云同学完成学业,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是刘晓云的家人,看到的是党和政府对他(她)的关怀,看到的是党的恩情,他(她)们连连说共产党好,教育孩子要不忘记党的恩情,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政府的关怀,尤其是不能忘了她的肖叔叔。
刘晓云同学也表示,一定努力学习,将学到的知识报答党恩,报答各级政府的关怀,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回报那些支持和帮助的他的人。
我在想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为什么向刘晓云同学这样的家庭,仍然不能摆脱贫困,仍然处在贫穷的境地,仍然衣食有忧,结症在哪里?根子在哪里?是值得各级组织深思的一个问题………。
凡人善举 ,感人故事,体现了肖世炎善良、宽容和大度,他时时都在传递爱的信息,和他在一起,通过他的行动,能使人收获真、善、美的真谛;他用一件件细小事情,展示着他大爱无疆的情怀;他的一个善举,可以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减少压力;他慷慨解囊的帮助,可以使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终生受惠成就梦想;他伸出的援助之手,可以为他人的生活增添一份感动,也会为他人的生活增添一份温馨。
我感慨万千、我思绪万千,他撒下的虽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高尚人性。他心存的仁爱之心,必将会影响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解开怀中之囊,去救助更多的向刘晓云一样的贫困家庭,凡人的善举,必将会感动每一位心存博爱之心的人,愿爱心似涓涓细流,将汇河成江、汇海成洋,融融爱心,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一个人的善心与义举,将改变贫穷的莘莘学子命运,他的每一个举措,都会留下闪光的痕迹、留在永恒的记忆里,爱心在路上,他的每一个善举,都会让爱陪伴圆梦之路的人成就梦想,愿肖世炎把爱心永远的传递下去,永远播撒爱心的种子,使爱的种子永远留在沃土上,永远的留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