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分五个专题进行联组讨论。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发表意见建议,为我省奋力追赶超越贡献智慧。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
全省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贺增林委员认为,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谋划及规划还需完善,对军民融合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识别定位不够,建议盘活用好陕西军民融合存量资源,加强军民融合领军人才培养力度。
许文委员建议,要加快打造陕西现代金融产业,尽快构建并运行专业、权威、高效的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和服务机构,提升政府对金融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多层次、多维度的风险防控体系。
陈高志委员认为,要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让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在依法平等的市场平台上,共同使用市场要素,更好实现合作与竞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让国企、民企通过“抱团取暖”“资源整合”,共同推动陕西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李颖科委员认为,构建富有陕西特色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应以创意为先导,开发更多优秀产品;以文化为灵魂,做精传统文化,做强红色文化,做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科技为支撑,有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动态展示、展演,积极研发文化项目所需高科技技术;以资金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私募资金作用,积极疏通文化旅游项目渠道,搭建文化旅游平台。
打好脱贫攻坚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姜志德委员建议,抓好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保护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受侵害;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引导涉农工商企业到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重视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品牌。
董立民委员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更加充分发挥示范区作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议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下大力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乡村社会发展新风尚,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增收致富效应。
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王春萍委员建议,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考核机制,依据不同地区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应在干部招考、人才培养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充实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增加并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拓宽各类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任宗哲委员建议,要坚定文化自信,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充分展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保护好文化遗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张阿利委员建议,要大力促进陕西红色题材影视创作,对全省影视创作发挥引领作用。搭建高端创意、策划、制作、营销、传播平台,全面提升影视创作和生产水平;完善各种奖励、激励机制和措施,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强化对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让陕西声音传递得更广更远。
郭立宏委员认为,陕西是一方文化厚土,具有多维度的资源优势。高校在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文化“走出去”、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要创新体制机制,畅通文化创新渠道;守住中华文化、陕西文化本根,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
陈晓莉委员十分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她提出,要积极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李元彬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我省文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培养领军文化企业;深度挖掘陕西的文化资源,生产出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推动陕西文化企业“走出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美丽陕西建设
对于人民群众关注的“心肺之患”问题,王国根委员建议,建立健全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如组建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小组,协调指挥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应急指挥等各项工作,建立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集中监控平台,为实现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集中监测和预警响应指挥提供客观的大数据支撑,形成大气污染治理“一盘棋”。
王学川委员关注土壤污染的防治。针对当前我省的土壤现状,他建议制订长期的、符合科学规律的土壤污染修复计划,科学规划我省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增设省级土壤污染修复研究平台,特别是针对我省陕北关中陕南地理和气候状况差别大、重金属污染土壤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开展不同生态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可以设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专项基金,优先资助基础研究深厚、产业前景好、有专家参与的科研团队开展土壤修复领域技术攻关与修复示范。
吴言生委员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形成共同治污的合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建立全民防治污染的联防联控体系;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加强监控,让污染行为无所遁形;用法律严惩违法者,让违法者不敢污染、不想污染、不愿污染。通过群众监督、技术监控、法律威慑三者结合并用,有效促进我省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助力美丽陕西建设。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谷磊委员建议,首先,要提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加大对养老机构发展政策的倾斜力度,统筹安排社区老年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福利设施建设用地,减免新建老年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费用,降低审批门槛,扩大减免费用的范围。再次,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最后,要扩大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专业质量,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吴志红委员表示,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她建议,在人流量大的地段,科学设置厕所,并将公共场所的公厕纳入统一管理,明确标识,为市民提供便利。对景区旅游厕所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整体提升陕西旅游形象,保障在完善厕所标识、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等方面的投入。
李西乾委员建议,积极开展我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陕西省药用动植物种子库和标本库,健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开展中药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基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挖掘我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功能食品、保健用品、天然化妆品等健康衍生品。 记者 周明 齐小英 李龙飞 乔佳妮 侯燕妮 见习记者 刘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