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月26日电(梁娟 高梦月)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陕西省白河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近年来,白河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渐渐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现象。政府筑巢 “归雁经济”加快了一方群众脱贫的步伐。
多年来,山大沟深、零星破碎的贫瘠土地无力养活一方百姓,白河县外出务工者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打工大县”。
记者看到,冬日的阳光下,白河县仓上镇裴家安置社区崭新的住宅楼一字排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2011年,仓上镇天宝村98户群众从大山中的破旧土屋搬进这里宽敞明亮的新居。
在这个县的天宝村,农民下山进社区,企业上山建园区,变农民为企业员工或产业工人。天宝村返乡创业能人刘和兴创办的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村民土地6000余亩,5年总投资1亿多元,建立起“天宝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周边350多名群众就业。
村民许立成拉着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得了10万元,而社区130多平方米的新房只要9万元。现在儿子做畜牧防疫工作,妻子养猪,自己当生产组组长,全家每年收入10多万元。
如何吸引更多像刘和兴这样的能人回乡创业?白河副县县长黄治俊深有感触:“秦巴山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招商难’一直是大问题,外地老板招不来,我们就变通思路招自己人。”
白河县委组织部长王黎说,白河县专门建立起在外创业人才信息库,每年召开在外创业人才座谈会。县委书记陈晖和县长李全成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拜访白河籍的创业和务工人员,给他们介绍白河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招商引资的优惠投资政策,用真情吸引外出务工能人带着信息、技术、项目和资金返乡创业。
在北京创办服装公司的白河人纪维在县委书记上门介绍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后,当即决心回乡创业。2012年,纪维投资2000万元在茅坪镇新建白河天尔秀服饰有限公司,先后吸纳附近200名群众就地就业。纪维说,回乡创业各项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优质服务。“从营业执照到各项手续镇上都帮我一手办理,甚至连盖厂房都是镇上领导帮我监工。”
发达更念桑梓情,致富不忘众乡亲。目前白河县2500余名农民工“归巢”创业,全县工商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70%以上都是返乡人才创办的,总数达到513户,注册资金20.2亿元,每年能带动8000至1万人脱贫,在当地就业群众每人每年平均增收3万元。
“创业不能凭一腔热情蛮干,要找准市场更要掌握技能。”28岁的陈家军在参加完县上举办的创业青年电商培训班后深受启发。年初他瞄准农村电商的广阔市场,回到家乡接手了一家快递公司。“只收发快递利润太微薄,利用已有的渠道,走‘快递+电商’的模式,收入大大增加了。”陈家军说。
按照“新增劳动力一个不少,返乡人员一个不闲”的要求,白河县每年投入资金300万元,整合全县教育、农业、扶贫、人社等多个部门的项目和资源,建立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免收培训费、免费发放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料。三年来,累计开展免费技能培训4500余人,创业培训680人。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县上下返乡创业热潮,我们的培训方式实现了由校内培训向‘订单式’培训、单一培训向特色培训、技能培训向创业培训的‘三大转变’。”白河县职业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胡承波说。近年来,县职教中心先后为县内俊达汽车、神达汽车、珠江大酒店等用工企业培训人员425人。
从“打工大县”到“创业大县”,白河人在最贫困的秦巴山区,开拓出了致富新路。“白河全县目前还有6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先富带动后富,充分发挥返乡创业能人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基本思路。”县长李全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