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白河
“一村一社一产业”的白河产业扶贫模式
2017-03-08  来源:本站原创

 1.jpgNsY安康新闻网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琛 谢燕 李清泉)白河县茅坪镇大山村的马正文,夫妻俩供养三个大学生,还要赡养老母亲,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去年县扶贫局帮着村里发展养鸡产业,成立养鸡合作社,派专人驻村帮扶指导,免费为老马提供鸡苗。NsY安康新闻网

“刚开始不敢养,毕竟以前没养过土鸡,”马正文是个憨厚的陕南汉子,说话瓮声瓮气的,“可扶贫局的陈局长一趟趟来村里,召集我们开会,讲养鸡脱贫的前景,我们这才有了勇气。”马正文第一批养了4000只土鸡,3个月出笼,赚了1.9万元。手里有了钱,老马腰杆儿也硬了,现在圈里又养下了4000只土鸡。NsY安康新闻网
白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目前,全县仍有74个贫困村,4.2万贫困人口,如何确保这些人在2020年实现脱贫,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怎样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源还是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扶贫才能最终保证农民稳定增收。在实践探索中,县上依托村情实际,结合当地资源,探索出了“一村一社一产业”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逐步实现脱贫。NsY安康新闻网

NsY安康新闻网

企业下乡合作共赢NsY安康新闻网

2015年11月9日,白河县茅坪镇红征村村村民迎来了好日子。在全县50家企业联50个村帮500户的首批村企结对帮扶中,陕西垲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与红征村结成了帮扶“对子”,陕西垲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通过产业帮扶、劳动用工、捐资助学、社会救济等方式,帮助红征村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贫困村发展,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NsY安康新闻网

“个人富了不算富。”2016年,茅坪镇红征村返乡能人陈绪春注册成立了陕西垲博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的杏鲍菇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吸纳就业100余人。NsY安康新闻网

无独有偶。2012年,在北京创办服装公司的白河人纪维,投资2000万元在茅坪镇新建白河天尔秀服饰有限公司,先后吸纳附近200名群众就地就业。NsY安康新闻网

发达更念桑梓情,致富不忘众乡亲。目前白河县2500余名农民工“归巢”创业,全县工商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70%以上都是返乡人才创办的,总数达到500余户,注册资金20多亿元,每年能带动近万人脱贫,在当地就业群众每人每年平均增收万元以上。NsY安康新闻网

“企业下乡”既能够为无法离乡的贫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精准产业扶贫,也能够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的问题,实现农户与公司发展共赢,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NsY安康新闻网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企业下乡’让我们在产业扶贫、扩大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景象。”县长李全成表示,“白河全县目前还有4.2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先富带动后富,充分发挥返乡工商企业和能人大户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基本思路。”NsY安康新闻网

NsY安康新闻网

能人返乡共同致富NsY安康新闻网

白河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随着外地劳务经济不断转型升级,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能人带回资本返乡创业。县上鼓励支持他们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合作组织,按照“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做活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回报家乡父老,共同走出一条致富路。NsY安康新闻网

冬日的阳光下,白河县仓上镇裴家安置社区崭新的住宅楼一字排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2011年,仓上镇天宝村98户群众从大山中的破旧土屋搬进这里宽敞明亮的新居。NsY安康新闻网

在天宝村,农民下山进社区,企业上山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这一切的变化始于天宝村返乡创业能人刘和兴。2010年,常年在外承包工程的刘和兴返乡创办了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村民土地600余亩,5年总投资1亿多元,建立起“天宝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周边350多名群众就业。NsY安康新闻网
今年50岁的原天宝三组村民许立成,过去靠着10亩瘠薄的土地养活全家4口人,生活艰难。2010年,土地、林地和4间土房全部流转给公司,他们一家搬到了山下的裴家社区,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楼房,流转收入加上有关政策补贴,自己不但没掏一分钱,公司还倒找了1万多。NsY安康新闻网

失去土地的许立成,当年便在园区打工,如今他已当上了生产组长,月工资4000多元,加上奖金,年收入达到5万元。老伴在园区养猪场当养殖工人,每月收入2200元。儿子高中毕业后曾在外地打工,一年后也来到公司的养殖场上班,通过培训成了技术员,每月工资4500元。“住楼房、开小车、领工资,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我们一家都成了‘上班族’,有了固定收入,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去年,许立成为家里添置了一辆小汽车。NsY安康新闻网

目前,天宝园区带动300多名贫困户脱贫。全县共建成3个省级农业园区,12个市级园区,30个县级园区,其他新型农村经营组织42个,带动近万名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这些园区大多布局在集中安置社区附近,对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成为白河脱贫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NsY安康新闻网

NsY安康新闻网

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脱贫NsY安康新闻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为了提升村干部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和能力,白河县鼓励支持他们发展专业合作社,按照“村级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领群众谋求脱贫致富之路。NsY安康新闻网

大桥村党支部书记黄治贵是土生土长的仓房人,早年家贫随家迁往大桥村居住。1986年,仅初中毕业的黄治贵和邻居们一起外出打工,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一个拥有近千万元的煤老板。NsY安康新闻网

凭借着回乡创业的号召,2009年黄治贵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在卡子镇仓房村投资创办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仓房人民种茶致富。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将村上100多户贫困户2800多亩山地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茶园基地建设,入社会员负责茶园种植管护,待茶园投产后,合作社以市场价回收鲜茶,低于市场价按合同价回收。NsY安康新闻网

现在,很多在家贫困户在茶园采茶,一天能收入100多元,加上流转金,人均收入有的高达8000多元,让很多常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当上了不出门就能赚钱的“产业工人”。2014年12月,黄治贵被县委组织部任命富秦茶厂非公党建第一书记,他又将村上大部分党员吸纳入协会,带动全村党员发展产业。NsY安康新闻网

如今,在黄治贵的带领下,卡子镇仓房村发展新旧茶园3280亩,达到户均10亩茶,人均3亩茶,实现了“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脱贫。并带动周边三个村新发展密植茶园6000余亩,改造老茶园3000余亩,很多从茶园中得到收益的贫困户80%以上的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住到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NsY安康新闻网

据了解,该县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成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已重点在宋家、卡子、茅坪、中厂、双丰、冷水等6个镇发展茶叶,并由供销社牵头将2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乡镇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茶叶合作总社,按照市场运作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达4.8万亩,标准化茶园面积达2.7万亩,建成5个市级、2个县级茶叶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农户1.1万户、6.5万人从事茶叶产业建设,茶叶产量达616吨,综合产值达2.5亿元,茶农人均增收3000元。NsY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