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琛 李译)火热的七月,是荷花竞相开放的季节。走进白河县蔓营社区,亭亭的碧叶,盛开的荷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吸引来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十天高速西营出口下高速后7公里,蔓营村的鲜红党旗就印入眼帘,它时刻提醒着“三苦”精神发源地白河干部群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起美丽乡村,发展旅游文化。
再向前走,集吃饭、住宿、KTV、游泳池于一身的星级农家乐红旗山庄出现在眼前,业主杨武成说:“搬迁到社区后,我一直在外打工,自从听说政府对回乡创业的有扶持,我就想着回家乡做点事情,红旗山庄建起后,来蔓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夏天来了,游泳池每天也是满的!”
草莓采摘园业主柯玉坤说:“镇上王书记开始鼓励我创业种草莓,又给我送种植技术的书和光碟,我开始还有点担心,不知道能不能赚钱,现在每年草莓刚熟就被游客采摘一空,还能带动几户贫困户在我这就业,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蔓营跑马场、荷塘人家、蔓营垂钓园、养蛇户周晋学的玩蛇表演等特色旅游产业比比皆是,形成了“游诗画西营,观蔓式田园,品富硒美食,感农耕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
蔓营村村民们的好日子,是白河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构建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体系,以产业带动就业,构建“产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的缩影。据了解,截止2016年底,白河县共培育各类园区56个(其中,省级园区4个,市级园区16个,县级园区36个),龙头企业12个,农业合作社96个,家庭农场106个,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产业大户200余家,带动贫困户9600余户,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近年来,白河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美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仅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在有一定生态、人文资源优势的贫困村,结合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该县采取“搬迁+产业+旅游”的模式,帮扶建设具有山区区域特色的经济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