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白剑锋)汉阴县汉阳镇笔架村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依托“党支部+X+贫困户”产业精准发展模式,引领村级脱贫产业发展“三变”新格局。
支部引领是基础。村党支部是引领精准扶贫的领导核心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堡垒。该村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思想发动优势,积极动员能人大户创办了合农丰种植农民合作社、康辉种植农民合作社、木世养殖专业合作社、硒韵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及10余户家庭农场,动员党员及村干部带头入股,引导群众和贫困户普遍入股,或筹措资金为贫困户配股,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建立起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为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临时小额资金短缺问题,在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目前已吸纳会员104户,累计放款13笔共21余万元发展以木耳、莲藕、油牡丹为主的种植业及养殖业,促进脱贫产业做大做强。
平台搭载是关键。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综合研判,以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集中发展特色产业。计划今年动员本村20户80人贫困人口通过土地资源、劳务入股或大户自身种植等方式,发展木耳种植8万袋;扩建茶园200亩带动1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积极引导贫困户以技术、劳力、土地、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不同的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集约化、村民收入增长稳定化。通过百企帮百村等渠道,建立村、企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产业发展“订单化”。2017年已有汉阴民康公司、太行山茶叶种植合作社等3家外地企业赴本村考察产业发展合作方向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为村级脱贫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
坚持贫困户主体地位是根本。坚持贫困户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根本。村党支部突出思想引领,打造“支部+新民风+贫困户”扶志机制,以新民风建设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利用入户走访、院落会、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政策和产业技术的宣传教育培训。今年与汉阴县民康公司签订产业帮扶协议,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及产品保价回收服务,通过“订单式”精准帮扶确保技术引得进、产品卖得出;与太行山茶叶种植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及技术帮扶协议,切实提高群众生产致富能力。同时,在尊重村民自主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发展传统产业,今年计划种植莲藕52亩,新栽李子50亩,扩大油牡丹200亩,预计带动42户贫困户143人稳定增收;计划养殖猪210头、牛69头、羊110头、鸡1400只、鸭500只,预计带动120户227人稳定增收。
“支部+X+贫困户”模式引领下的村级产业发展“三变”改革,让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让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的发展逐步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也让群众看到了早日脱贫摘帽、致富奔小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