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安正)2017年以来,汉阳派出所立足实际,拓展思路,在基层基础工作上做文章,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和群众满意,创新服务理念和群众工作思路,找准公安“角色”定位,让民警扮演好“四个角色”,即搜集员、调解员、服务员、治安员,为各项公安实战工作打牢基础,强力推进派出所良性发展。
拓宽渠道,广集民意,扮演好警情信息的“搜集员”。一是深入群众,面对面交流获取信息。汉阳派出所积极发挥警务室贴近群众的作用,结合“走千家、访万户、送安全”“一标三实”“两率两度”工作,坚持“门常开,人常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畅谈,广泛发动群众提供各类社情信息,及时掌握社情动态;二是主动作为,发展治安积极分子收集信息。广泛建立以社会接触较广的人员为主体的治安积极分子队伍,不定期搜集涉及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信息,有力服务实战。三是创新举措,通过微信社区警务群聚拢警情信息。社区民警积极创建社区民警微信群,邀请辖区群众入群互动,通过微信圈的法律宣传,咨询解惑,互动交流等,既赢得了群众赞誉,又为民警掌握民情民意提供了海量信息。今年以来,我所利用走访送、微信互动、向人民汇报等活动,共收集各类预警信息20余条,根据信息为群众找回丢失物品10余起,找回走失人员4人,接受户籍类咨询达百余起。
疏导问题,为民解忧,扮演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一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对收集掌握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梳理分类,充分发挥警务室民警协调作用,通过与社区、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沟通协作共同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积极召集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疏导思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二是积极做好回访工作,按照“谁调处、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当事人回访机制,详细掌握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认可度、满意度及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从源头上防止纠纷反复,坚决杜绝其转化为上访事件;三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辖区学校和集集镇、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政策法律意识,正确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激化为群体性事件、转化为治安案(事)件。截止目前,汉阳派出所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
强化服务,便民利民,扮演好爱民为民的“服务员”。一是强化便民利民举措,窗口单位户籍室从方便群众角度出发,改善、增配等候椅,落实所内身份证照相、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提升窗口民警的亲和力,让办事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二是借助村委、社区警务室等建立流动警务机制。积极开展“警务入户”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把服务“窗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送证上门、办证服务,对上班族提供预约服务、错时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水平。
多策并举,强化防范,扮演好守护平安的“治安员”。一是做好巡逻守护工作。在开展好重点区域、部位日常巡逻防范工作的同时,社区民警及时走出去,指导村委、社区义务群防组织有重点的进行巡防,在每个村组建立“红袖章”巡逻队,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时间和空间,以“小平安”汇聚“大平安”。二是不断完善视频监控建设,加大农村地区视频覆盖率,加强对村组、企事业单位内部视频监控资源的摸排登记和整合联网,指导做好监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使用,不断提升科技装备的利用率。三是做好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防范检查工作。社区民警经常性地深入辖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对涉及国计民生的油、电、水、气等重点部门,加大火灾、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力度,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向辖区群众传授防火、防盗、防骗等知识,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重大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