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文艺
蚕茧盈筐,一片洁白的世界,辛勤的农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时节,汉阴县双乳镇惠农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早秋、晚秋蚕茧陆续丰收。
“基地建好后,我们从今年秋季才开始养蚕,养了50张种蚕,产值大概在14万多元。”该合作社负责人沈密华说。
早秋蚕期处在高温多湿、晚秋蚕期处在低温干燥的气候环境,相比于春蚕来说,此时桑叶质量较差差,病虫害也多。传统上,农民大多不养秋蚕,认为秋蚕比较难养,易发病,产量低,风险大。为了突破秋蚕技术关,沈密华专门请来安康蚕种厂和县蚕桑站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科学规划蚕室,做好消毒和病虫害防治,从小蚕养育到上蔟都用了新技术,终于迎来了蚕茧的丰收,为村民们成功地做了一次秋蚕养育示范。
沈密华今年刚29岁,之前在外经营广告业,2017年被双乳镇政府吸引回乡创业。谈起兴桑养蚕的初衷,沈密华说:“我还是看中当地的传统产业养蚕,只要我们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蚕桑业也是朝阳产业。我就是要做个示范,改变乡亲们养蚕不赚钱的老观念,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建成200亩密植桑园。周边贫困户参与桑园管理、养殖等生产全程,在大量用桑时节,农户在桑园摘桑叶卖给合作社,一天能赚150元。今年只养了秋蚕,支付给农户的工资就有七八万元。
“下一步,我们会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发展林下养鸡、食用菌菌棒制作等附加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带动更多百姓增收。” 沈密华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