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渝鑫 张鸿雁
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清澈亮丽的河沟池塘,崭新丰富的健身器材,鲜艳醒目的文化墙,宽敞干净的文化广场……在位于汉阴县城2公里处的城关镇三元村,作为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示范村之一,三元村村“两委”顺势抓住汉阴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重要契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本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断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带领全体村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步伐,全村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掏出“家底子”,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多年来,村支两委都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自2013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坚定信心,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投入近40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动员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并自行设计、修建了三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动面积1300平方米,建成远程教育扶贫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1个、百姓大舞台120平米,体育健身活动器材健全;室内面积1100平方米,功能部室齐全、设施完备,内设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文化活动室、综合培训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同时配置了电脑、投影仪、电视机、音响设备、图书、棋类、球类和各类民俗乐器、服装等文化活动设施器材,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常态化文化活动品牌6个,村级文艺社团组织8个;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村文化工作开展和组织,配备档案管理员进行文化工作建党归档和整理。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再难,这个打底子的工作也不能退。
提升“内瓤子”,不断充实基层文化建设内容
村支两委团结一心、细化分工,充分利用“青年人点子多、干劲足,老支书善管理、能组织”的特点,发挥组织制度优势,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通过“拔尖子、树典型”,以点带面扩大和调动村民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公益活动和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行“文化三元、文明三元、健康三元、绿色三元、活力三元”乡风文明体系建设,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四项。
一是举办“爱我三元”乡贤茶话会。村两委每年定期通过邀请县、镇领导指导,村党员、脱贫标兵、能人贤士、致富带头人、三元走出去的社会贤达等围绕如何建设发展三元、乡风文明提升、产业兴村致富、守卫生态绿色三元等主题展开座谈,通过学习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分享致富经验,探索三元发展新名片,为本村的发展和振兴出谋划策。
二是开展“文化三元”文化使者行动。自汉阴县开展“文化使者”行动以来,三元村能人贤士、文化爱好者就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县文化使者队伍中,同时组建了村文化使者小分队。小小的一个村,走出去了校长、局长、远渡海外的博士,胡世宝做为该村走出去的汉阴中学校长,就一直心系家乡发展,成为文化使者团队中的中坚力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的住乡愁”的要求,村里以文化使者为龙头,倡导和号召全体村民积极挖掘村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并筹资45万元,兴建了三元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自己的“村史馆”,通过启文化,种文化,传文化的方式,以村史资料、图片、实物展现了三元荣光、历史变迁由来以及恬静、淳朴的农耕生活,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留住了乡亲的“根”,让村民精神家园有所寄托,成为三元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是举办“健康三元”农民趣味运动会。全村2600多人,运动员就有500来人,群众们自发购买统一服装,举行盛大开幕式、入场式、闭幕式,进行翻轮胎、拔河、抢凳子、三人六足、投篮、跳绳等项目,新鲜、趣味十足的运动项目在配上一台本村群众自编自演的小品、歌舞、啦啦操、情景剧等文艺节目,老百姓亲身感受、亲自参与,分享当下新时代新型农民的新感受。此项活动作为该村的一项品牌活动已连续四年举办,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一个跨区域合作联盟文化品牌,不仅有力提升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士气,也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开展“文明三元”道德模范评比。三元村每年都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劳动模范”、“脱贫致富标兵”、“爱心家庭”、“好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等项目的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动员、群众评议、集中评选的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展“文明三元”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内涵,通过创优争先、激励鼓励,不断涌现出一批像村支书陈中秋这样年轻有为新时代的市、县模范代表人物,引领村风、民风、乡风不断向上、向好发展。
紧握“枪杆子”,正确把握基层文化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党组织建设引导。定期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将大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小到村规民约、道德标准贯彻到党员干部群众中去,突出抓好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
二是强化新民风建设引导。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最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和生活在农村的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也是“厚德陕西、弘德安康”的核心所在。为实现“三年树新风”新民风建设目标,三元村以党支部书记为首成立了村文化理事会,通过大力挖掘“好家风好家训”、制定村规民约,以树新风、崇美德、弃陋习为纲,推进移风易俗,同时利用远程教育文化广场、电脑、电视、电影、农家书屋等媒介,将党员党性教育、群众扶贫扶智、大众文化传播与社会新风尚“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不仅营造“诚”“孝”“俭”“勤”“和”社会新风气,同时激发村民建设家乡的内心强大动力。
三是强化“一心两加”引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三元村始终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核心,增加致富能人大户参与、增加文化乡贤能人代表为补充,以“茶叶+农家乐”合作社行业协会为载体,积极引导和大力植入各类文化类协会组织为整体全面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先后成立了关心妇女儿童协会、老年体育协会、书法协会、三元民间文艺剧社等行业协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专业服务功能,做好社会正能量引导宣传,共同决策和引导三元整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既体现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共同体”理念,为三元的综合内涵和形象提升保驾护航。
捧出“金坛子”,基层文化工作硕果飘香
通过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三元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无邪教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卫生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省级荣誉;并多次获得市、县、镇的奖励和表彰。在基层文化工作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极大鼓舞了村民回乡致富创业的信心,由多年前的“我要离家”转变为如今的“我要回家”,2018年人均收入12300元。如今的三元村就如村民自己所讲:天是蓝的,水是青的,地是绿的,路是亮的,房边是香的,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发展、新气象”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