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阴
绿叶银丝牵初心
——汉阴县涧池镇五坪村蚕桑产业发展揭秘
2019-12-11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冯友松 林爱铭zUw安康新闻网

千亩桑园无穷碧,遍地蚕农栽桑忙。顺着小河两岸桑园行走时,时不时会看到蚕农在桑园修剪栽桑或除草松土,临近冬至笔者在涧池五坪村看到的一幕,正是涧池镇打造“桑蚕特色村”、发展蚕桑产业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zUw安康新闻网

不忘初心强产业——绿叶银丝造富路zUw安康新闻网

zUw安康新闻网

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策。zUw安康新闻网

“户种一亩桑,柴米油盐不用慌”,“密植桑、简养蚕,二十七八天见现钱。”这些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蚕农们的心声。zUw安康新闻网

在提起当前全县上下开展主题教育时,五坪村村支书郭昌和饶有兴趣地说道:“我们村养蚕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我也是多年养蚕的,今年就养了10张。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支部书记,我的初心就是带头发展蚕桑产业,这也是县上提倡发展的产业,要让全村有劳动能力和贫困户靠养蚕一步步摆脱贫困,迈上幸福小康之路。”zUw安康新闻网

zUw安康新闻网

五坪村素有养蚕大村之美称,养蚕是大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前些年一度因管理技术不到位、桑苗老化、蚕茧价格低迷等原因,导致蚕农收入不稳定,生产积极性不高。”郭支书说道。zUw安康新闻网

目前,全村群众围绕“科技兴蚕、蚕桑脱贫、蚕农增收”发展思路,革新传统种养模式,实施“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机制,推进“绿叶银丝织锦绣、栽桑养蚕造富路”工程,探索出“经营两亩桑、脱贫奔小康”之路,担当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时代使命。zUw安康新闻网

如今五坪村以更坚定的意志,更稳健的步伐,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养蚕热情,增强输血造血能力,帮助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向着幸福的小康之路砥砺前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五坪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成果丰硕。zUw安康新闻网
驻村工作队员文尚贵说:“自去年实施大规模养蚕以来,村上经常请专家、技术人员在村部开展技术培训会,走进田间地头,讲解修剪、桑园施肥等技术,破解技术难题,现在风险大大降低了,蚕茧质量高多了,价格也很不错。村里除了无能户、五保户外,80%以上家庭都在养蚕,最大的户一次养5张,一年五次也就20张左右,收入很不错。”zUw安康新闻网

技术革新前景广——省时省力产量高zUw安康新闻网

翠绿欲滴的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白胖慵懒的蚕宝宝在小屋哗哗进食,蚕农们用灵巧的双手,清理蚕沙,精心喂食,眼角眉梢遮掩不住心中的喜悦。zUw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91126135543.jpgzUw安康新闻网

郭支书说:“两年前村里虽然养蚕人也很多,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群众养蚕技术传统落后,消毒技术也跟不上,养好小蚕一半收,特别是在幼蚕和二龄期间容易得病,加之传统养蚕工具费时费力,所得利润不高,导致养蚕人积极性不高,不成规模”。zUw安康新闻网

为壮大产业、扩大规模养蚕,村委班子成员积极探索,从书籍和外地养蚕地方寻找良方,推行小蚕共育模式,解决了小蚕分养易得病的问题。zUw安康新闻网

“小蚕共育”服务,好养时短质量高。蚕农从订种、头龄、二龄、三龄、四龄到上架成茧等过程,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一头蚕从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3至5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2至28天,一般经4次眠和蜕皮,蚕农最担心的是前期幼蚕生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让养蚕大户、且有一定技术的建立了3个“小蚕共育”服务部,根据蚕农定单数直接把蚕种送到小蚕共育服务部,按照技术要领喂养到二龄后,分发到养蚕户,蚕农就自己养直到蚕成熟变茧。zUw安康新闻网

今年已经是64岁的五坪村小学退休教师文尚贵,他对养蚕有一定经验,他也是该村驻村的一名工作队员,说起小蚕共育模式,他很有底气地说:“该村探索小蚕共育模式已经成熟,每次育小蚕时,我就经常到3个服务部巡回检查指导送蚕药,定期让他们对蚕具、蚕室、蚕食进行消毒,一个步骤都不少。从头龄到二龄,每张成本价80元,合作社补助30元,蚕农领回家养每张只交50元就可以了。”zUw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91126135557.jpgzUw安康新闻网

该村一组村民赵富刚家就是3个小蚕共育服务站之一,也是养蚕大户,他妻子告诉我们:“养蚕每一个阶段对桑叶消毒都有不同要求,经常有农技员面对面、手把手教我们,只要肯学新技术容易掌握。合作社免费提供蚕药和蚕具,今年我养小蚕5次,共育小蚕200张,每次从头龄到二龄大概12天左右后发到养蚕户上自己养,就这我就挣了16000余元,加上我也养蚕卖鲜茧,一年算下来收入也就4万多。”zUw安康新闻网

五坪村通过“支部+蚕桑专业合作社+家庭车间+贫困户经营”和“小蚕共育”模式,推动了蚕桑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让群众养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zUw安康新闻网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方式,劳作强度大,尤其是四龄期的大蚕饲养,需一周的时间,平均每张种每天需桑叶100斤以上,每天需喂叶3次,除沙、蚕体蚕座消毒一次,蚕箔的往返端放日达200次左右,费时费力,使许多老、弱、幼、残望而生畏,到上蔟时,更需一箔一箔的选捉熟蚕,忙的精疲力尽,致使许多经历了传统养蚕的人不愿涉足,望蚕心叹,时间长了,蚕农积极性就不高了。”郭支书介绍到。zUw安康新闻网

为改变传统且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技术难题,有近20年养蚕经验的郭昌和于2007年从自家的蚕室蚕具革新入手,就地取材用竹子做原材料,研发出便于操作省时省力成本低廉、集养蚕和自动上蔟标准化省力化新蚕台,一项技术革新在就悄然的诞生了。zUw安康新闻网

“自从村里大规模发展养蚕后,为减少成本和劳动力,我将原来用传统蚕箔和蚕架都丢了,都换成了自己制作新式蚕台,我今年全年养了10张,与以前相比,在人力上节省了不少,感觉也不是很累。”九组村民刘光友微笑着说。zUw安康新闻网

该村使用蚕台推广后得到广泛关注。郭支书说:“推广养蚕蚕具革新后,蚕农兴桑养蚕积极性和生产效益都提高了,本县其它养蚕的镇村和省市专家亲临调研观摩,也得到了全国蚕桑泰斗鲁成教授、省蚕研所所长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并赢得了2015年4月国家蚕桑技术研究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汉阴召开年会,近百名人员参观高度称赞。”zUw安康新闻网

绿叶银丝织锦绣,小蚕共育和新式蚕台的使用开启了农民致富幸福大门,种桑、养蚕凝聚了世世代代养蚕人的智慧与信念。如今,蚕桑产业正逐步走向专业化、科技化,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zUw安康新闻网

合作社牵线搭桥——蚕农入股双赢利zUw安康新闻网

发展一项主导产业,必须考虑作物种植适宜土壤环境、市场销售和各类风险等情况,而群众最担心的就是产后销售。拥有多年养蚕经销经验的郭昌和意识到,必须建立养蚕合作社和找准市场销售公司,风险由合作社和收购公司共同承担,群众就能放下担忧大胆生产。zUw安康新闻网

说干就干,郭支书担任起建合作社牵头人,用村集体资金3万余元和县教体科技局帮扶的4万余元在家门口先建起了养蚕合作社及收烘茧站,并挂牌组建了“小蚕共育部、烘茧加工部、物资供应部、财务管理部、经营销售部”五部,实现了“有产业、有资金、有组织、有规章、有前景”的五有蚕桑合作社,让群众不出村就能销售蚕茧,吃了“定心丸”。zUw安康新闻网

6.JPGzUw安康新闻网

“合作社在运作中实施“订种、催青、共育、发放、收购鲜茧与销售”的“六统一”,并为分散养蚕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将每户的小生产联合起来,让农户牢牢抱成团,以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合作社主要从事指导建桑园、小蚕共育、销售经营,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生产及销售各环节的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五坪村第一书记徐磊向笔者介绍到。zUw安康新闻网

推行‘三变改革’是当前提高资源资产价值和群众入股分红有效途径,该村将村集体资金挤出50万元注入合作社,并积极动员蚕农入股加入合作社。徐磊介绍到:“当时90%以上群众不愿意将自己积蓄入股,担心无利可分,经过多次到群众家庭做工作,宣传入股分红办法,动员养蚕大户带头入股,最少的入股100元,最多的5万元。”zUw安康新闻网

入股如何分红?如何让老百姓劳动成果得到较高价值?如何将合作社赚回的红利最大化让给群众和贫困户?zUw安康新闻网

徐磊介绍到:“作为蚕农、实际上收获的是“1+2”收入机制,1指的是蚕农将鲜茧直接按市场最高价格卖到合作社得到收入,2是指两次分红,合作社将收购鲜茧烘干后的干茧卖到公司得到利润,合作社只留20%作为风险基金,一份从剩余利润的40%按照蚕农卖到合作社鲜茧数量进行分红,另一份是拿出剩余利润的40%按照蚕农入股数额分红。”zUw安康新闻网

合作社发挥养蚕大户带动周边贫困户,五坪村一组非贫困户赵春刚一家3人,女儿在上大学,他和妻子陈巧凤两人今年养蚕5次共15张,鲜茧卖了2.7万元,入股100元分红利700多元,而且勤劳朴实夫妻俩还参入到合作社务工分茧和烘干茧,全年务工收入11000余元,今年还被镇政府表彰为勤劳致富能手。zUw安康新闻网

潮起潮落话蚕桑,五坪村通过一系列新的养蚕技术,并与农民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蚕桑产业大有重振雄风之势,举全村和帮扶部门之力,围绕“生产基地化、发展规模化、依靠龙头和科技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思路,把发展壮大蚕桑产业作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来抓,掀起了蚕桑产业发展新高潮。zUw安康新闻网

zUw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