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安
今年以来,汉阴县人社局全面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新社区工厂复工复产。目前,全县新社区工厂已复工复产55家,全县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7.3万人。
为组织好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该局根据省外省内企业用工需求,收集了170余家企业用工岗位信息1.8万个,通过汉阴民情321在线、汉阴发布、汉阴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各镇村同步开展线下“点对点”招聘服务,目前已发布线上招聘信息12期,平梁、涧池、蒲溪、铁佛寺镇分别开展线下就业专场招聘会,2912人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已实现转移就业。
该局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通过前期就业需求调研、技能培训摸底,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实施“企业+基地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技能精准就业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上技能培训7期600余人,切实提升了就业技能。
针对无法外出、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和具备一定劳动条件的60岁以上的老人等四类在家劳动力群体,该局在全县141个村(社区)和300户以上的扶贫搬迁社区成立劳务扶贫公司,已组建村级(社区)劳务扶贫公司152家。村级劳务扶贫公司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薪酬、统一结算的运行模式,把村(社区)的四类劳动力组织起来,到村内、镇内、县内的新社区工厂、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务工。同时给予村劳务扶贫公司稳定就业后每人200元或5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目前已组织8500人就近就业。
此外,该局制定印发了《新社区工厂复产复工指导方案》,实行局科级领导联镇、股室包企业的帮扶机制,深入镇、村新社区工厂“一线”,协调购置防护设备,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发放防护物资6.4万元。目前,全县新社区工厂已复工55家,其中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复工27家,已经复工就业183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上岗285人。该局还联合县财政局在全县10个镇开发94个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上岗94人,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4人。此外,该局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10条措施,对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严格落实减、免、缓政策。截至目前,为中小微企业和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减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78户次172万元、失业保险39户6.12万元、工伤保险34户19.4万元,预计6月底将减免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约700万元。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降费42万元,向企业稳岗返还补贴38户167.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