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凌功
“天气太干了,猕猴桃必须要浇水”“剪枝要注意......”在汉阴县铁佛寺镇合一村猕猴桃产业园里,县猕猴桃工作站特聘技术员、合一村猕猴桃栽植技术指导马少军正在通过微信小视频进行猕猴桃管护知识培训。
铁佛寺镇有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超过6000人,贫困发生率超过40%。要想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稳定脱贫,必须抓住产业和技能培训这个“牛鼻子”,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性,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致富能力。因此该镇迅速调整产业技能培训方式,在田间地头推行“一线教学”“微信教学”,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技能培训两不误。
服务到户,精准到人。全镇选聘产业指导员28人(其中具有技术职称3人、本地实用技术人才25人),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和技术需要,结合时令时节,科学编制全镇产业扶贫技术培训计划,组建服务团队,把培训资源“沉下去”、培训项目“送上门”。
为了发展特色产业,该镇组织镇村干部和能人大户300余人次先后外出学习水产养殖、猕猴桃种植、花椒种植、香椿种植、蚕桑养种养殖技术10余次,还主动印制产业脱贫技术服务明白卡2000余份,编印种植、养殖技术服务资料1000余份,开展技术服务200人次。
该镇还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发展模式,紧扣生猪、猕猴桃、香椿、花椒等产业和厨师、家政等10多个市场需求量大的行业,逐户摸排贫困户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建立贫困群众培训需求台账,确立种养殖、劳务技能培训项目10余个。同时,整合人社、农业实用技术、电商等各类培训资源,把简单的农业产业技术培训逐渐向三产技能培训延伸,做到培训内容更接地气、更贴合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特色种植产业5000亩,百头以上养猪场4个,20头以上养牛场3个,建成电商服务站10个,实现网上产品销售400万元。
近日,在合一村利民专业合作社的天麻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分拣、装箱,一片热闹的景象。“每斤天麻可以卖80元左右,预计年收入能有20万元。”查海家难掩内心的喜悦。
今年刚满30岁的查海家是铁佛寺镇合一村民,以前常年在广东、浙江等地辗转务工。在一次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交流会上,听到专家介绍,秦岭南麓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天麻等中草药,于是就萌生了在合一村发展中草药产业种植的念头。镇村知道他想回家种植天麻的想法后,一方面鼓励他外出到湖北种植学习技术,另一方面,邀请县镇专家帮助他做园区规划、品种筛选等。2018年,查海家成立利民专业合作社,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50亩。
近年来,该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团助力”模式,精确制定培训计划,精准开展就业培训,精心问效培训成效,精细保障培训经费,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顺利培育新增市场经营主体近150家。为了保证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该镇充分利用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组织,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培训职业技能,截至目前,今年开展针对妇女、青年专业技能培训5场次,受益群众达到500人。
通过组织农村贫困劳动力、未就业的残疾人参加各类培训,掀起了“人人学技能、户户争创收”的浓厚氛围。该镇共组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5000人次,培育创业能人20人,带动就业500余人,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00人,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助力脱贫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