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和锋 邓亚萍) “看这是我刚用空饮料瓶、香烟头、废电池兑换的洗衣粉、洗洁精、卫生纸……”,观音河镇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水田村站点前人头攒动,刚兑换完物品的宋大姐难掩心中喜悦,不断地对前来兑换的村民述说着战果。
近年来,观音河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企业+X”的运行模式,巧妙地将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运保洁和分类回收置换三者相结合,在全镇掀起垃圾分类回收热潮,水田村垃圾回收置换驿站只是一个小的缩影。
“早在2018年5月,我们镇上就坚持“政府搭台、社会组织唱戏、群众参与”的模式,联合汉阴县博元公益率先在我镇合心村建立了全镇首个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当时垃圾分类对于村民来说还比较陌生,主要服务的对象集中在全镇40名保洁员。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宣传引导和增加置换驿站点位,全镇垃圾分类回收置换率大幅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是明显提高,目前全镇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已建成3个,计划再建4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观音河镇公共事务站站长接受采访时说到。
观音河镇作为汉阴县重要水源地,怎么守护好这一湖清水,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改善镇域生态环境质量,这是该镇一直以来考虑的头等大事。2019年以来,观音河镇借力人居环境整治东风,争取环境整治资金200余万元,在观音河村、合心村、进步村、水田村四个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共配发垃圾分类垃圾桶1370个,修建垃圾分类亭25个,发放垃圾回收宣传册5000余份,带动周边群众880余户,实现了垃圾分类从点到面的转变,预计到2022年底,全镇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将全部完成,垃圾分类回收全覆盖格局将基本形成,真正的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