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康
近日,在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房屋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处处呈现出新年的喜庆景象。
走进该村困难户张少松家,房子亮堂整洁,桌椅板凳摆放整齐有序,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客厅的墙上,政策享受清单记载着他家几年来享受的脱贫政策,农村饮水安全服务卡、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标准、镇村干部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电话一一张贴在墙上。再往里面走,推开厨房门,灶壁上挂着成串的香肠,厨台上电磁炉和案板并列排放,厨房角落放置着崭新的冰箱,打开箱门,里面塞满了肉类食材。
“感谢扶贫的好政策,给我解决了安全住房,现在生活质量好了,置办了冰箱等家电,买啥放啥都方便,这些肉都是新鲜的,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怕肉放不住,全部做成腊肉,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张少松乐呵呵地说,脸上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一样灿烂。
3年前,他家还住在山顶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距离村主干道三四公里,山大沟深、水电不通、交通不便,买啥卖啥都不方便。因为家穷,常常与妻子闹矛盾。最终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他与儿子相依为命。平日里他以务农和打零工来维持一家温饱,但随着儿子逐渐长大,考上大学,家庭开销也随之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2017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政府帮忙协调小额贴息贷款3万元用于张少松发展拐枣、养殖等产业,同时综合考虑家庭实际和个人意愿,2018年通过危改新建方式在山脚下的村干道边为他家解决了安全住房,通上了自来水,硬化了院子。村上还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每个月有600元的稳定收入,儿子在读大学期间享受了助学贷款和贫困助学金。随着一项项政策落地和政府不遗余力的帮扶,2018年底他脱贫了。
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2019年,他将政府为他配套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全部投到村集体产业专业合作社里,发展猕猴桃、中药材产业。此外,在村劳务公司的组织下,他在合作社的产业基地里务工。总之只要是能靠勤劳挣来的钱,他都十分积极。同年9月,儿子大学毕业,通过就业帮扶等政策在江苏苏州找到了工作,工作满勤加上各项补贴,月收入可达万余元。
“我们家的苦日子算是熬过去了,日子越来越好,越过越有劲。目前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我再努把力,将来在儿子买房和娶媳妇上搭把手!”张少松的话语里充满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