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敏 张玉 李雪
一批批招商项目有序落地建设,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
时下,走进汉阴各地,处处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声音。
今年以来,汉阴县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为主线,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实效,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上半年,该县各级各部门共招引各类项目42个,深圳深港智能电子产业园、陕澳中医药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累计接待浙江、福建、山东、江苏等地客商42人次前来洽谈投资。
健全机制,构建招商大格局
“招商工作要想取得突破,一定要‘走出去’,主动‘捕捉’信息,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进行招商,这样才能将客商们‘请进来’,把项目引进来。”汉阴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汉阴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战略,将小分队招商作为今年拓展招商渠道的重要途径,2个招商小组分别负责广东区域和江苏区域的招商工作。今年,该县主要领导带领招商小分队,到上海、深圳、东莞、常州、扬州、杭州、南京、泉州、武汉、西安等地,与商协会、企业进行了14次考察对接和宣传推介,在富硒食品、冷链物流、毛绒玩具、箱包生产加工、电子线束、生态旅游等项目上达成投资意向。
把握一切机遇,精心组团参加了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第三届“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大会、安康市名优特色产品走进江苏(苏州)、浙江(温州)暨重点合作项目推介、汉阴油菜花旅游季等活动,在大型活动中共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28.22亿元。
依托资源,开展特色招商
在没有明显区位优势、没有大中城市辐射、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的客观条件制约下,汉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重点围绕“1533”发展战略及大米高端衍生产品链、富硒功能食品产业链、新型材料产业链、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链等4个百亿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利用已引进企业的资源,广泛捕捉投资信息,促进形成产业集群。
敞开怀抱,扩大招引“朋友圈”。东方新希望集团的百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已经在汉阴县确定项目点7处,项目建设整体推进顺利;引进的4家智能终端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均已开工建设;陕澳中医药产业园涵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研发、加工、检测中心、药品独立仓系统,建设内容涵盖中药材专业交易区、现代物流区、文旅商业的项目推进顺利。
提升服务,助推项目落地
“在项目筹建与建设过程中,汉阴县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手续审批方便快捷,交通也比较便利。正是有了这些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项目才得以顺利投入建设。”汉阴县新融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才斌如是说。
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延长产业链。汉阴县优化投资政策,修订出台了《汉阴县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按照项目签约协议约定,对新落地的2个电子产业园企业兑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贴资金,既减轻了企业经济压力,又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
同时,为新落地的陕澳中医药产业园、电子产业园、陕西地电及外资企业帮助办理各类审批手续,并加强落地投产项目跟踪服务,为盛发魔芋、华晔植物药业、佳佳乐陶瓷、汉隆矿业、幸福农业等企业解决在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推进会,带领企业外出招商、包装策划企业招商项目并发布招商信息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优化服务,在项目建设中全面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项目审批、建设、发展等全程跟踪服务,严格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时帮助解决融资、土地等方面难题,切实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形成了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招商引资、创业兴县”的新高潮,为谱写汉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