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福磊 王文林
2021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汉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隆重开幕。
会场内,236名代表心潮澎湃、掌声如潮。
会场外,31万汉阴人民热切关注、强烈期盼。
会上,县委书记刘飞霞代表中国共产党汉阴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锦绣汉阴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一次盛会记载一段生动的历史,一份报告开启一个崭新的征程,吹响了汉阴党员干部勇担新使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进军号角!
这是一张答卷
今年5月12日,县委第7次常委会会议对第十六次党代会筹备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报告起草工作组相关职责。7月,县委办牵头成立报告起草组,以办公室政务干部为核心,组织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政法、发改、经贸、住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月河工业集中区等重点职能部门参与报告撰写。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如何全面总结汉阴过去五年的工作,让大家听到汉阴坚定而自信地前进脚步声,如何科学谋划部署未来五年以及更长一个时期的工作,让大家看到奋发拼搏为之努力的目标与方向,这是报告起草组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五年砥砺奋进办好了一批奠基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在研究谋划党代会报告起草、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普遍感受,就是这些年汉阴的奋斗历程最鲜明的主题词是“变”。
一串串经济指标成为报告中耀眼的数字,一大批中省市荣誉表彰成为报告中耀眼的文字。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工业园区越来越敞亮、交通道路越来越便捷、民生事业蒸蒸日上……汉阴一直在“变”。
报告起草组成员深入各行各业、走在田间地头,一步步观察汉阴过去五年发生的深刻变化,一字字记叙着汉阴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实实在在”,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无论是大会审议还是之前征求意见,大家都感同身受。
历史4个多月,3次大修、近20次小改。这份备受瞩目、广受好评的报告诞生,凝聚了大量的智慧和汗水。
这是一个共识
县委书记刘飞霞高度重视亲自主持报告起草工作、并对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路径等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永乐对报告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
报告的主题和指导思想强调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5775”总体思路。
对起草组成员而言,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精雕细琢、“备受煎熬”的过程。在起草组宵衣旰食、日以夜继的不懈努力下,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初稿成功出炉,起草小组圆满地完成了党代会报告起草任务。初稿形成后,起草小组精益求精以书面形式印发各县委委员、有关县级领导、各镇各重点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又先后5次召集相关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座谈讨论,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努力使报告起草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
9月25日,600余人参与讨论修改的党代报告(讨论稿)正式提交县委第15次常委会审议。全体县委常委、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对报告审议稿进行严肃的审议并再次修改完善后,最终形成中共汉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
这是一张蓝图
纲举而目张,谋定而后动,一份凝聚人心、引领发展、擘画未来的报告对汉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汉阴人民来说,“5775”不仅是几个数字,更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大会期间,各代表以分团讨论的形式对报告进行了谨慎、积极的研讨。在大会上各代表们对报告表示了高度地赞扬和肯定。党代表张晓斌自豪地说“报告高屋建瓴,从广度、高度、深度让我们详实地了解了过去及未来的汉阴,我们将认真落实报告中提出的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深化“1522”医共体模式,建强健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高我县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党代表黄波称赞道“刘书记的报告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全面擘画了未来五年汉阴的目标任务,吹响了新征程的嘹亮号角........”
刘飞霞书记在报告中表示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代表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将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将报告精神带回基层传达到群众中去,真实落实报告目标恪尽职守为建设锦绣汉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9月30日下午,在第十六次党代闭幕大会上,这份承载着希望与汗水的报告在代表们的热烈掌声中通过审议。
新报告、新目标、新征程,汉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将指引汉阴人民走向锦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