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小明
“自从社区有了网格员,老百姓办事比之前方便多了”,汉阴县铁佛寺镇社区居民王衣花说。这一好评得益于该镇近年来深化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的“三线”优势,不断丰富便民载体,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
选优配强网格员是前提。该镇着眼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统一选配了153名邻里威望高、责任心强、肯为群众办事的“321”网格员,充实到基层社会治理队伍中。该镇党委副书记牛伟成介绍,网格员多数是从之前村民小组长转任而来,这一身份转变的背后更多是职责细化了,服务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从小组长到网格员,变化的是职务称谓,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后,该镇在转任93名村民小组长的基础上,新选配网格员60名,并由镇社治办编入三级网格,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强化日常监管。在党建引领下,网格员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一方面延伸了村组干部队伍建设的神经末梢,另一方面也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拓宽了路径。
方便群众办事是关键。该镇始终把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推广“321”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线”人员实打实联系特定群体,一张治理网格囊括了辖区所有的人和事。安坪村网格员储召东热心帮衬他人,平日里穿梭于辖区住户与村委会之间,扮演着惠农政策宣讲员和群众事项代办员的角色,长期为留守妇女和独居老人代办社保缴纳等事项,闲暇之余还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深受老百姓欢迎。诸如网格员为辖区群众代办手续等民生小事情,实际上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大手笔,这也是该镇推深做实“321”基层治理模式的初衷所在和成效体现。过去群众表达诉求只能通过找干部,建立网格员队伍后,任何意愿均可向联系自己的网格员反映,并且能及时反馈至镇村领导,一切诉求均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促进和谐稳定是保障。矛盾纠纷调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头戏,但调解力量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工作的绊脚石。该镇以推广“321”模式为抓手,精准对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前几年,该镇因感情不和、民间借贷、地界争议等小事导致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轻则发生口角,重责公堂对账。网格员队伍组建后,也为基层调解工作注入了新动力。2019年初,长沟村村民朱兴龙与陈前秀因琐事发生纠纷,有引发治安事件的趋势。辖区网格员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稳情绪、问缘由、讲情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苦口婆心,当事双方握手言和。在“321”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下,此类矛盾纠纷多数得以息事宁人。通过综治数据分析,该镇近两年矛盾纠纷发案数及调和率分别实现一降一升,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一张综治网,架起连心桥。该镇将始终践行联系服务群众永远在路上的为民理念,在创新实践经验、优化治理机制、织密服务网格等方面久久为功,把“321”基层治理模式植根田间地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