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锡辉
隆冬时节,空气中已是满满的寒意,但依然能看到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沿着汉药路走进汉阴县观音河镇水田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烤酒,远远地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
“临近年底了,要抓紧时间把甜秆酒烤完,许多人都还等着买酒呢!”已经年过50岁的刘其勤是观音河水田村一组的产业发展大户,今年栽种甜秆8亩,近30000千克。从5月份开始育苗,经过移栽、制酒曲、收甜秆、搅拌、发酵、蒸馏等环节,11月开始烤酒,今年预计烤酒1000千克,根据酒的口感和色泽度,以30元每千克的价格出售,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老刘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学习烤酒技术,如今已有三十多年,他家的酒在全镇都有一定知名度。今年刚刚烤出来的250千克甜秆酒,早已被抢购一空。还没烤出来的酒,大部分也被人预订了。老刘家今年仅烤酒一项收入就超过3万元,加上种植的50多亩天麻,收入预计超过30万元。
全村像刘其勤一样大规模栽种甜秆的有近200户,按照每公斤甜秆酒30元的价格粗略估算,每户仅此一项可增收6000元。烤完酒后的酒糟作为优质饲料以150元每吨的价格卖给养殖场,这又为种植户增添了一份收入。许多村民不仅烤甜秆酒,还酿制拐枣酒,每年出售拐枣酒250余千克,加上在村级猕猴桃合作社务工收入,年人均增收超过10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水田村在大力发展猕猴桃主导产业的同时,统筹抓好甜秆、拐枣等传统产业种植,水田村酿制甜秆酒、拐枣酒已超过50年历史,全村累计种植甜秆、拐枣1000余亩,户均栽种超过2亩。为做优做强本村甜秆、拐枣等特色产业,该村抢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引进新品种,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升酿酒品质,最大限度挖掘经济效益。
如今,水田村正在积极筹划成立甜秆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领带动,在安康调查大队和县委政法委等市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