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曹德康)今年以来,汉阴县财政局调整优化工作机制和举措,紧盯衔接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和扶贫资产管理关键环节,加强和规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全力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用钱有道,精准资金投放。汉阴县始终把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的使用方向,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需要,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补齐硬件短板,提高促进产业发展的投放比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群众开辟增收渠道。
花钱有效,提高资金效益。汉阴始终坚持绩效为先,在日常工作中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合理设置绩效目标,适时开展绩效监控,及时开展绩效自评,持续发挥“1+7+X”督导工作机制作用,常态化开展资金绩效管理督导检查,采取“督导—整改—再督导”闭环滚动方式,通过到镇到点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的难点、堵点给予指导,在合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项目前期程序和简化资金支出报账程序,加速项目落地见效,加快资金报账支付。同时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坚持激励约束与监督问责同步发力,将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落实情况与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挂钩,促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管产有招,实现物尽其用。汉阴县始终把利用扶贫资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根本目的,创新举措,探索建立了“一卡摸查、三级明权、三次分配”的“133”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做到资产底数清、管护责任清、收益分配清,持续发挥扶贫资产效益,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物质根基。
理财有方,扎紧制度笼子。汉阴县始终把建制度、立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抓手,在长期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汉阴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汉阴县过渡期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投资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管理办法》《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办法》《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的范围、流程、权责和“负面清单”等,使衔接资金管理和扶贫资产管理权责统一、有章可循、有规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