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旺杰
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距汉阴县城5公里,国道316穿境而过,是月河川道沿岸地理位置优越的村之一。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247户4287人,是汉阴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军坝村干部群众在涧池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方式,积极拓展群众就业增收门路,使全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计生协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示范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殊荣。 202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900元。
做好“水文章 ” 创出新路子
“水池已经建好,引水管道也安装好了,现在我们正在安装增氧水管。”天刚放亮,在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水产养殖项目建设工地,施工人员已经全部到场,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这是我们村上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大家干活都很积极,都想早点把它建好。”军坝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光兴也一大早就来到了建设场地,组织工人有序施工。
在项目建设现场,60个直径8米高1.5米的圆形水池已经建好,一个个用铁皮围成的蓝色圆桶很是显眼。“这种水池外圈都是由不锈钢围成的,里面是用蓝色防水布包裹。”刘光兴指着水池说:“这个乡村振兴项目是陆基圆桶型高位养鱼池,主要利用洞河水库库区下游优质水资源来养殖匙吻鲟、黄辣丁、鲈鱼等中高端畅销品种。采取的是循环水养鱼新模式,优势是流水养鱼、品质好,还减少了人力和养殖成本,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6月底前,就能建成使用。”
“我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过来投一次食。”在距离高位养鱼池项目300米左右的军坝村养殖合作社鱼塘,负责管护的村民李期发说,村里的这个养殖合作社目前有7万尾鱼,主要品种有草鱼、花鲢、白鲢、鲤鱼等本地畅销品种。今年产量预计可达30万斤,按批发价每斤8元计算,产值能达240万元。
壮大村集体 奏响振兴曲
近年来,涧池镇军坝村坚持因地制宜,致力走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优的问题。据了解,该村的水厂为村集体经济,2013年建设,设计供水人口10000人,目前供水人口5000人,集体每年能受益30万元左右。
“我今年75岁了,2019年住进来的。”在军坝村的一栋一层公租房内,一位叫李其华的老人说,他住的是40平方米的房子,子女都在外地,目前就一个人,足够了。水、电、家具等都有,每年租金也就1000多元。据介绍,这处公租房共三栋楼72套,户型为40到60平方米,目前已100%入住。
树立好榜样 引领新民风
“我们村能发展到现在,离不开刘支书。”村支书刘光兴是村民眼中的“能人”,他自36岁开始担任本村村主任到现在的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持续在村工作近30年。
作为一名连选连任的县人大代表、基层党员干部,多年来他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心系全村群众,关注弱势群体,积极谋划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军坝村连续16年获得全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他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多次被省市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刘光兴作为一名老党员,心系村上发展,干事具有前瞻性,始终以超前的理念带领村班子和全村群众不断前行,使军坝村的经济社会各项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当前乡村振兴关键时期,军坝村为全镇甚至全县各村发展带了个好头,树立了典型。
党员干部做表率,齐心协力抓发展。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汉阴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军坝村,在以村党总支书记刘光兴为代表的村干部的带动下,全村民风村风淳朴,社会风气日益好转,为全村全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当下,一幅产业旺、乡村美、群众富的美丽画卷在军坝村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