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通讯员 陈延安) 若不是亲身见闻,真不敢相信,这毫不起眼的山旮旯里的两分菜地,年产值超过12万元,纯收入达10万元!
春节里,笔者见到了它的主人——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王富国。见到他时,他正在忙着翻另一块地。旁边,便是他两分地的白芨种植大棚,竹块做拱,塑料为膜。
“哇,长得欢实嘛!”王富国揭开棚角,笔者第一次见到白芨,青株翠叶,活像小时的丝茅草和幼时的玉米苗。王富国盖好棚角介绍道,白芨是名中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能,自己种的这些白芨,都是在山上挖的。
“那这么说来,这些都是野生的啰?”“是的。从2013年就有商贩上门收白芨,大伙儿就去山上挖,然后卖给贩子,六七十块钱一斤。”
“都能卖多少钱?”“有卖几百的,有卖几千的,还有卖上万的。”
“你呢?”“我没卖,挖回来之后都种到地里了!”
“为啥不卖?”“卖了就没有了,如果都在山上去挖,挖光了也就没有了,这么高的价,把它种到,年年都有,管几好?”王富国说到这里,笔者突然想到了小学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看来,眼前的情景是,只有自己种,才有卖不完的白芨。
“这大棚里种了多少?”“三四百斤。”
“都是从山上挖回来的?”“都是的。”
“要是当时卖的话,能卖多少钱?”“三万来块。”
“种下去多久了?”“两年了。”
“你算过没,花了多少本?”“除了种子,就是劳力,包括挖种子,两年应该有100来个活儿,另外就是买塑料纸和竹子的钱。”
“这些都加起来,大概是多少?”“四万多吧。”
“现在要是挖的话,能值多少钱?”“大概二十四五万块。”王富国给笔者算了一盘账,现在能挖1000斤白芨,按70元一斤,就是7万元,还能卖5万株白芨苗,3.5元一株,就能卖17.5万元,两者加起来,就是24.5万元。
“这么说来,纯利润有20万,一年划10万?”
“呵呵,这么一算,是的。”
笔者找来卷尺和王富国一起,丈量了一下这块大棚地,长12米,宽11.3米,136平方米,刚好两分地。
“两年之前,这地里种的啥?”“种的菜,主要是白菜。”
王富国说,要是算经济账,种白菜和种白芨,简直是比不得。他说,白菜就算两块钱一斤,就算一年产500斤,也才值1000块钱,现在是10万块,效益翻了100倍。
好个“两分菜地”种出了“十万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