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岚皋
岚皋:助力打通群众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
2017-06-14  来源:本站原创

建档立卡摸底 精准发力施策HBy安康新闻网
助力打通群众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
HBy安康新闻网

——岚皋县医疗健康脱贫工作综述HBy安康新闻网

岚皋位于秦岭南部、巴山北麓、汉水之滨,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17.2万人,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6米,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全县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业人口达4.3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0%。调查发现,造成我县群众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病致贫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全县因病致贫人口就达到6026户7456人。加快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实现群众医疗健康脱贫是摆在该县脱贫道路上的一道难题。为彻底解决因病致贫人口脱贫问题,实现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预防在基层”的目标,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实际,积极创新健康扶贫措施,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健康脱贫路子。HBy安康新闻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HBy安康新闻网

医疗卫生脱贫一批是精准脱贫“八个一批”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终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保障。面对因病致贫人口数量庞杂的实际,该县立足实际,以机制抓引领、以基础促保障、以摸底抓识别,组织精锐力量,筑牢医疗健康脱贫三张网,助力脱贫取得新成效。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医疗脱贫保障网。为切实解决全县广大群众因病致贫难题,县内组建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统管、分管领导主抓、行业部门负责的层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脱贫监督保障机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夯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卫计医疗系统干部职工包村联户责任制,对全县7456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实行结对帮扶,因人因户施策,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帮扶服务;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对全县7456名因病致贫人口逐人分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因病致贫人口看病难题。以镇为依托、村为辅助,建立健全因病致贫人员的动态监控,确保对出现突发性急诊的人员实现有效处置。二是夯实医疗基础,筑牢层级医疗服务网。围绕“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预防在基层”的医疗脱贫方略,为全力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享受最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按照基础医疗设备齐全、基础药类品种齐全、乡村医务人员齐全的要求,下大力气狠抓贫困村卫生室基础建设。按照村级卫生室建设标准,2015-2016年,先后投入近500余万元资金,完成对当年脱贫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造提升任务;2017年,筹资近1000余万元,启动了全县56个贫困村卫生室新建和改造任务,极大地增强了村级医疗保障能力。逐步加大县、镇医疗机构建设,全县12个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院财局管的运作模式,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实行定期义诊和走诊,增强镇村服务能力;县级医疗机构除大力引进先进医疗人才、扩大院建规模、实行层级无缝对接外,加大对中医治疗、康养理疗等传统医学延伸,并积极引进民营资本,筹划建立新型民营医院,增设贫困群众就诊绿色通道,确保贫困群众在县内即可享受到最基本、最及时、最完备的医疗就诊需求。三是加大预警监测,实现应急处置对接网。为实现群众就近精准就诊,筹划建立了县镇村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及新农合信息系统,将易发、多发等常见病种和个性化病种分门别类筛选,并以统计数据形式直观展现因病致贫人群、病因种类,为县内及时掌握区域医疗信息提供依据,基本实现了病因掌握明确、医务人员派出准确、诊疗方向精准的目的;依托群众病因数据分析,根据基层群众用药需求,按照村报、镇审和县配送的原则,建立药品采购供应无缝对接,有力地保障了村级常见病用药需求。HBy安康新闻网

“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HBy安康新闻网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是当地农民的口头禅,“害怕生病、不敢看病、也看不起病”、“小病拖、大病扛”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既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又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缓解这一现象,保证群众不怕生病、看的起病,不因病造成致贫,该县以立足实际,按照“大病早治疗、小病早发现、防患于未然”的思路,创新机制、夯实措施,全力确保在关键环节上解决群众看病难题。一是在精准筛查中把准脉搏。做好广大群众特别是因病致贫人员的摸底是实现健康脱贫的关键。针对全县贫困人口多、因病致贫人员广的实际,筹划建立了县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和因病致贫人员健康数据库,加大对全县人口的监测力度。2016年,完成了对60岁以上老人、五保低保、留守儿童和因病致贫等重点人群55500人的免费体检,体检率达到90%以上。除此之外,按照青壮年定期体检、中老年上门体检、学生群体入学体检的要求,组织各镇卫生院医疗专业人员、镇村干部、学校教师等人员,分期分批次对各类人群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检,精准识别、认真筛查、分类汇总,在调查摸底中为全县健康脱贫工作的有序实施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二是在宣传教育中提高防范。加大对贫困户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在全县12镇125个村及人口密集的场所、公路沿线,张贴基本医保(农合)补助政策,印制发放了4万余份健康扶贫优惠政策明白纸及健康扶贫政策摘编,确保人手一份,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对健康脱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广泛利用爱国卫生宣传月及传统节假日等节庆活动,邀请省市知名医疗专家和学者,对全县卫生计生广大干部职工和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并有针对性的进村入户进行健康脱贫政策和医疗健康政策宣讲,是群众能够充分熟悉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患者住院报销流程以及报销各项优惠补助,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看病就医知识。三是在巡诊访诊中巩固提升。建立免费巡回医疗、义诊活动,每季度组织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到偏远镇村义诊;定期开展院内义诊和进社区、下农村巡回医疗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为辖区内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建立主动服务工作制度。推行“1+X”健康扶贫新机制,镇村医疗机构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变“坐堂医生”为“敲门医生”,主动上门与群众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由群众再自行选择X个医疗单位(即一所村(社区)卫生室、一所镇卫生院、一所县内二级医院或者县外三级医院的组合签约模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上门、分片负责,为签约居民家庭提供健康体检、用药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为每一个贫困人员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00%全覆盖,在家庭医生与贫困人口之间建立起持续、稳定和“一对一”的服务契约关系。同时利用二、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技术优势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家庭医生在为群众服务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随时向上级医院专家咨询,及时解决问题或帮助其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大型设备检查等。需转往上级医院住院患者,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家庭医生及时办理转诊手续,上级医院应优先安排住院,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确保因病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HBy安康新闻网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HBy安康新闻网

解决因病致贫群众脱贫不返贫基础在预防、关键在就诊、核心在保障。为缓解因看病就医造成的家庭负担,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发生,岚皋县统筹各项优势资源,创新机制,下大力气在群众因病返贫上想对策、做文章。一是财政保障,确保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不花钱。为保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纳入新农合,在县本级财政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660余万元,对贫困人口个人负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由县财政全额补助。据统计,自2016年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用于新农合贫困人口报销、病致贫人员缴纳新农合参合、大病保险补助等项目累计投入4120余万元,有力的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费用难题。二是大病保障,贫困群众应急就诊有兜底。为解决贫困群众大病医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至3000元,对因病致贫人员县内住院不设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执行全额报销制度,同时严控目录外诊疗、用药和费用总额,因病致贫患者住院产生自付费用由医院全额负担。县级医疗机构按10%比例设立扶贫床位,减免挂号费、床位费等费用;各镇卫生院设立专门的扶贫病床,并实行免收床位费、诊查费等相应费用;对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免收救护车接送费和挂号费,确保因病致贫人员县内住院全报销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服务保障,贫困群众就诊快车道。各级医疗机构设置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使贫困患者优先看病就医。优化贫困户医疗费用报销流程,简化报销手续,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零押金住院”,有力的保证了贫困人员患病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在县级医疗机构整合了新农合、民政、商业保险等报销流程,对接了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信息系统,实现“一站式”结算,使贫困患者少跑冤枉路,出院结算一个窗口全部办理完毕。针对农村贫困户中慢性病患者,推行常见慢性病门诊药物免费发放制度,对不少于10种以上慢性病按照“一人一方”的办法,建立药物免费发放登记台账,设立免费药物发放专柜,实行门诊药物免费供给。四是社会保障,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有保险。为解决患大病贫困人员自付医疗费用高的难题,通过对接县内保险公司,政府筹集资金,为贫困患者购买大病补充商业保险,实现大病商业保险兜底一批,减轻因病致贫支出压力。HBy安康新闻网

通过健康扶贫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对贫困村中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进行精准式卫生计生服务,使贫困群众拥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有力的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HBy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