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古超卓) “从事这份工作每年有5000元收入,再加上务农等其他收入,我们家一定能在今年实现脱贫。”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邱娅,在成为四季河畔护河员后,既身体力行管护河流生态环境,也照顾好了婆家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对脱贫信心百倍。
岚皋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境内河沟纵横,646条河沟每年汇入汉江径流量达13.93亿立方米,占汉江安康段干流总径流量的61.8%,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水源涵养区和陕西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县之一。
为守护好一江清水,岚皋结合“三长治河”政策和脱贫攻坚要求,把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先后聘用农村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提供了就业平台。
从该县人社局了解到:县上对农村特设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发给600元工作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城镇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发给700元工作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从事城镇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发给1000元工作补贴。
在岚皋,像邱娅这样从事护河员工作的有161人,大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底,全县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97个,累计安置73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所有河流护河员全覆盖,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