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延安 唐明洁
冬已去,雪未消。岚皋县石门镇芙蓉村山岭上还残留着白雪。
2月25日,芙蓉村集中搬迁安置点楼下,夏成春提着一个塑料袋,不停地往村口打量。夏成春今年24岁,是石门镇政府干部,也是驻村工作队员。
“奶奶,你回来了!”不一会儿,夏成春迎着村口来的一位老大娘说。
老大娘叫向山美,今年67岁。“哦,小夏啊,回来了,回来了!”向山美望着夏成春急切地问道:“你等多久了?”“没多久,没多久。”小夏一边说,一边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噢,奶奶,这是你的药,你看看,是不是这些?”
“嗯,就是这些。”向山美一边拨弄塑料袋里的药看,一边答道:“就是把你麻烦了啊,你这孩子,比我亲孙子还好!”“奶奶你别客气,我这是举手之劳!”“举手之劳还不是要劳吗,要是我自己跑,来去要耽搁一天,又没有车。”向山美笑嘻嘻地接过药。
向山美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实现搬迁脱贫,儿子儿媳和孙子常年在外,平时家里就她和70多岁的老伴,自己患有冠心病,老伴身体也不好。
“自从2018年夏成春帮扶我们以后,那小伙子,可勤快嘞,一个周要来两三次,想着我们年龄大了,问有什么活儿需要干的,比如煤气需不需要换,灯有没有坏的,水龙头好不好使,开关有没有问题,电器有没有不会用的,知道我们身体不好,问我们药还有没有,能帮忙的他当时就帮忙干了,不会的他就找人来修,我们不懂的他就一遍一遍地教,需要采购的他也帮我们,还从县城给我们带药。”对夏成春,向山美赞不绝口。
在芙蓉村,一说到夏成春,大家都赞不绝口。村民喜欢他,一方面是说夏成春很有礼貌,另一方面是小伙子实诚,很勤劳还主动帮助大家。
村民钱从建今年60岁,家里就他和儿子两个人。几年前,儿子患上了精神疾病,发作时,家里一片混乱,钱从建都不敢近儿子的身。每次,钱从建都是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把儿子送到市医院,“三四个月下来,除开报销,自己还要掏上万元,平时又没有经济来源,咋住得起。回来吧,一两个月过后,不吃药又发病了!”钱从建说。
2018年底,驻村工作队安排夏成春包联钱从建,由于挨着村活动室不远,夏成春经常要去钱从建家看看,给钱从建打气,帮助解决困难。
2019年4月,钱从建的儿子病情再次发作。钱从建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夏成春。远在常州挂职的夏成春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驻村工作队,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和村支书报告情况,把钱从建的儿子送往医院。
在常州挂职完毕的夏成春回到村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钱从建,并前往安康市医院找到医生,询问病情。
夏成春又找到村支书胡润根,希望能帮帮钱从建,两人一拍即合,立即按要求申请办理残疾证,帮助申请为低保评定对象。
“残疾证已经办下来了,属二级精神类残疾,每年有2000多元补助,低保申请已经交上来,村组也都评定了,满票通过,县、镇正在审批。”夏成春说:“如果确定为一类低保,每个月又是几百元,这样总能解决他家的一些燃眉之急。”
“儿子从去年7月份再次住进院到现在,我总共只掏了不到3000元医疗费,其余的全是镇村干部特别是小夏给我们在帮忙。”说起这些,钱从建连声称谢:“但是,我还不想天天吃低保,我还能做,我现在在给别人做小工,100块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