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柯 舒少鹏
沿着村道行至岚皋县铁佛社区后山达摩坡,面前刚刚被翻新的荒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井田交错间,是村民们面朝黄土的忙碌身影。锄草、整地、播种,大家井然有序,林间地头呈现出耕地翻种的繁忙景象。
“发展产业一直是社区的短板弱项,像今天这样的劳作场景那可是难得一见。”铁佛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应宽抹了把额间的汗水,满脸自豪。原来,铁佛社区属于集镇社区,耕地资源少,加上社区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对平常管理已是力不从心,对产业发展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2月份换届后,班子结构整体优化,社区配备了1名党支部副书记和2名大学学历的年轻委员,县上还办了一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许应宽参加培训归来后当天就给社区干部讲培训内容和自己的体会,尤其讲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他格外激动,兴致勃勃地说出了在社区发展产业的想法,但是大家兴致不高。
为了消除这种“耳听为虚”的疑惑,他第二天便带着社区干部去蒋家关村了解魔芋种植技术,之后通过召开铁佛社区产业建设群众调研会、进行实地走访、邀请专业人士上山测量、探查种植条件、反复开会研讨,最后他下定了决心:种魔芋。
“为了找个好地段,山上山下我们跑了十几趟,这才选定了这块地!”铁佛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胡义珍一脸笑容,刚刚成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她,浑身充满着干劲。
虽然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足,但发展魔芋产业这条路并没有预期那么通畅。“一开始有的群众口头上同意种魔芋,但是实际处于观望状态。有的想跟着发展产业,但又缺少投资资金。”
“当时是真着急,这么拖下去不但误了魔芋种植的好时机,还会打击大家的信心,后面想搞啥就难了。”许应宽激动地说。为了打消农户对魔芋产业前景的疑虑,社区留下2个年轻的委员日常办公,其他人员全部入户宣讲。
许应宽和胡义珍一面学习魔芋种植流程,研究奖补政策,计算预计收益;一面积极联系高品质种源,抢抓农耕有利时节。说动了部分农户后,许应宽备受鼓舞,与班子成员商讨成立魔芋专业合作社,以个人名义贷款10余万元,购买1.6万多斤种芋,在辖区内动员6个党员户先干先示范,接着免费发放给农户实行规模种植,又有12户农户主动参与,在支部班子的努力下,魔芋产业逐步走上正轨。
截至目前,铁佛社区魔芋种植面积已有200多亩,其中利用撂荒耕地110余亩,前期投入10余万元,用工239人次,不仅解决了荒废土地的使用问题,还带动了部分超龄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了务工收入。“人多心齐好干事!”看着逐渐壮大的产业队伍,许应宽满是欣喜。
铁佛社区自从换届配强了新班子后,积极探索社区发展,此次魔芋种植既盘活了撂荒地,还带着群众一起劳动致富,借助政策“东风”打破了社区产业发展的瓶颈,逐步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目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