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曼
“岚皋县官元镇团兴村五彩甜糯玉米新鲜上市,欢迎各位来安康万友超市巴山西路店选购!”村上的玉米成熟了,团兴村第一书记殷卫华便开始在朋友圈“吆喝”起来了,他还走进超市亲自当起“促销员”,为前来购买的群众详细介绍五彩甜糯玉米的特点和无公害的种植方法,引来群众纷纷购买。在殷卫华看来这不仅是对岚皋农特产品的认可,亦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
殷卫华是2021年9月被安康市商务局选派到团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到团兴村的殷卫华讲一口的关中话,他担心群众听不懂,便开始用普通话,但是一直觉得用普通话和老百姓沟通有距离,于是主动学起了岚皋话,很快他就完全可以和老百姓一起打“咣子”了。
团兴村位于岚皋县官元镇西北部,距离集镇13公里,是岚皋县最偏远的乡镇,交通相对闭塞,主要以种植猕猴桃、小杂粮,养殖猪、羊和务工劳务输出等方式获取经济收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调研,殷卫华意识到缺乏主导产业是制约村上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如何把村上的农特产品转换为商品,切实为老百姓增加收入,就成了殷卫华最关心的事情。
今年2月,恰逢岚皋县乡村振兴驻村人员选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驻村工作队开展“建好一亩实践田”活动。殷卫华就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广泛走访调研,主动请教村里的“土专家”和城里的教授,最终决定套种团兴村本地高山小土豆和安康市农科院水果玉米、紫薯,以传统种植业+特色农产品为主打造“一亩实践田”。通过亲身参与劳动、自主参与产业管理全过程,以提高本地土豆亩产量与引进新型农作物相结合,摸索增产增收新方法,探索农村农民致富新途径。
殷卫华从市农科院带回水果玉米种子,鼓励周边村民们一起种植水果玉米,村民说:“这个种子没得搞,产量太低。”殷卫华看着到手的种子送都送不出去,内心十分焦急,多方联系安康的生鲜超市,保证水果玉米销路。确定好销路后向群众承诺,以一块钱一个的价格回收玉米。村民们这才打消顾虑,跟着殷卫华的“实践田”种起了水果玉米。
前段时间,实践田里的土豆成熟了,殷卫华就通过朋友圈“带货”,周末将土豆带给安康的朋友。眼见着土豆卖出了好价钱,附近的村民也纷纷找到殷卫华请他帮忙销售。殷卫华自掏腰包购买好包装袋,指导村民将土豆按十斤分装好,进城后他亲自送货上门,经常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家。从开始回家的时候带一些,到后来每次回安康殷卫华的车上都装满土豆,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让农产品变成商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殷卫华又通过联系安康餐饮企业和大型商场宣传动员大家开展团购的方式来进一步拓展销路。为了组织货源,殷卫华又组织村上的各网格员逐户统计可以销售的土豆数量。
货源和销路都有了,运输又成了问题,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运输成本就占了一大半,村里的农产品在安康就没有了优势,他又挖掘身边的资源,利用商贸企业送货下乡的顺风车把团兴村的土豆和玉米免费带回安康。为了帮助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殷卫华积极联系各部门与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助推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他已经帮助村民销售土豆5000多公斤、水果玉米2500余公斤。
殷卫华作为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真抓实干,让市商务局包抓的团兴村实践田通过合理套种、提前育苗等方式,将实践田的产量提高到最大化。先是起垄种植本地高山土豆,在土豆间隙套种水果玉米,土豆挖了以后又在玉米间隙套种紫薯苗,土豆向地,玉米向天,相互影响小,充分实现了立体种植。水果玉米生长期短,现在已经收割,又给紫薯留下充分的生长空间。通过殷卫华不断探索优质农产品商品化,将实践田效益发展到了最大化,也通过实践田农产品的示范引领,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殷卫华表示,下一步,他将号召村组干部和帮扶责任人,通过各种渠道,线下线上推广销售村民的农副产品,进一步使更多群众受益,力争将团兴村特色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产业振兴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