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元是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二组村民,出生于1949年7月。他原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苏州,儿子在2013年得了鼻咽癌和淋巴癌。为了给儿子治病,刘照元夫妇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遍了钱,可儿子还是在2015年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他们。两个孙子一个在早年儿子儿媳离异时跟随母亲离开了家,另一个跟在了老人身边。
“当时英宝病重了,我们存的钱也花完了,急到我在狮子头大桥上连走了四个来回都没得办法。幸亏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信任我,借给了我们治病的钱。”回想起当初家里的艰难境况,老人感慨万分。
老年丧子,人生三大悲。儿子的离世除了给刘照元老两口带来无尽的悲痛外,还留下了一张张因治病借钱而来的欠条:肖光能4500元,刘英梅8000元,罗和前10000元,毕明亮11500元,许大新20000元……老人因为不识字,借钱时,有时候请村里的会计帮他写了欠条,有时候因借钱人信任连欠条都没写。
整整24万元,一笔借款就是一份天大的人情。刘照元将每一笔借款都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2015年8月,在简单办完儿子的丧礼后,刘照元夫妇就开始慢慢偿还因儿子治病留下的债务。尽管被村里评为了低保贫困户,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可是家里除了几间土墙房、一些残破的农具,连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再加上自己左眼白内障,完全看不清东西,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整个右腿时常只能靠止疼药来缓解疼痛……刘照元和老伴儿因常年辛苦劳作落下了一身的病痛,面对24万元的巨债又该怎么办呢?
“再难都要把钱还清,人家信任我,我也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这是当时萦绕在刘照元心中的唯一想法。
可是年迈的老人除了辛勤劳作,又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去给村里的民营企业种植的白芨锄草一天80元,卖一把木椅子100元,卖一斤漆100元……就这样,自己动手砍木材,做椅子,割生漆……刘照元一天一天存着钱,又一笔一笔还着债。
每一笔借款他不仅还得清楚,更还得及时。2018年5月,因家里离村委会有十里多山路,农活又太多,刘照元头一年在村互助资金协会借了5000元买白芨苗的钱没来得及还。在还款时间超期了几天后,他急忙请村干部把钱带还给了村委会。
再多的艰难困苦,都抵不过要把债务还清的决心。到2020年4月,刘照元已经还清了18万余元的债务,还剩下的5万余元,要怎么偿还他也早已计划地清清楚楚:家里种了8分地的白芨,明年就能有收成,10亩地的玉米,3亩地的魔芋,喂了4头猪到年底了就能卖,还能再割几十斤的生漆……
“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又不好,要是债还不完咋办啊!”也曾有人这样问过刘照元。
“我还不完,还有我孙子,我早就给孙子交代好了,要是在我有生之年还不完债,就让孙子还,还完为止。”刘照元坚定地说。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愚公”不愚,一诺千金重。这就是刘照元,一位已经70岁的普通农民,一个替子还债的伟大父亲,一个视诚信为信仰的平凡老人,他用勤劳有力的双手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更是用行动诠释了“诚信”二字的深刻内涵。
(市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