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文红) 日前,按照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开展“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的决定》和安康市脱贫办《关于扎实推进“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的通知》要求,宁陕县结合县情实际,全面组织开展“树百名自强标兵、炼千名包帮干部、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该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连心强基抓升级、党建脱贫促双赢”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工作要求,开展精准帮扶工作,通过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步开展,推动贫困户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提升,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干部真包、群众苦干、众志成城、决战贫困的良好工作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凝聚强大合力。
该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如期实现全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越线、贫困村销号、贫困县摘帽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八个一批”精准帮扶举措,引导培育一批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自强标兵,用身边典型教育和影响身边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连心工程,继续推行“八承诺”“十上门”(“八承诺”,即:党的政策经常讲,农民增收记心上;红白喜事及时去,邻里矛盾快到场;娃娃失学上门劝,平安创建不能忘;民生工程户户到,群众困难我来帮;“十上门”,即:上门宣讲政策法规、上门指导致富门路、上门兑现惠民政策、上门办理证照审批、上门叮嘱安全生产、上门调解邻里纠纷、上门劝返辍学学生、上门协理红白喜事、上门解答疑难问题、上门消解干群隔阂)连心帮扶制度,突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围绕“五知五晓五帮五新”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主战场,通过千名干部进村入户、真情帮扶,进一步锤炼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为民解困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变工作对象为服务对象,变单纯的帮扶关系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努力形成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动局面,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
此项活动共分四个阶段:成立工作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建立交友关系,完善交友名册、明确交友任务,培育自强典型和镇村逐级评选,大力表彰宣传。活动中,县级领导每人联系3户重点户,科级干部每人至少联系4户重点户,镇干部每人至少联系8户重点农户,县直部门一般干部每人至少联系2户重点户。包帮干部根据交友对象的思想状况、致贫原因等实际情况,列出交友计划,做出交友承诺,原则上每月与交友对象见面或联系不少于2次。活动中,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和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创业就业、教育医疗、危房改造等脱贫措施,引导贫困户进一步坚定脱贫信心。大力宣传以厚道实在、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知恩感恩,节俭简朴、量入为出,勤奋劳作、踏实苦干,以和为贵、宽容礼让为主要内容和宁陕特质的优良民风。要注重培育和挖掘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自强标兵”和真心帮扶、一心为民的交友帮扶干部典型,实现贫困村“自强标兵”全覆盖。全县每年在各镇、各部门推荐表彰的基础上,择优评选县级“自强标兵”和“交友帮扶先进个人”各20名,并在年底前予以表彰,在全县上下努力形成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干群一心、共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为确保“树百名自强标兵、炼千名包帮干部、交万名农民朋友”活动取得实效,该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组织部、脱贫办、“八办两组”和各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项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评比等工作。
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将采取集中检查、暗访抽查、委托县民调中心采取随机电话抽查等方式等形式,对各镇、各部门“树标兵、炼干部、交朋友”活动开展情况、群众满意度以及“自强标兵”示范带头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镇、各部门年度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