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阳军
一幢幢白色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台台生产机械在快速运转,一群群工人在厂房里忙碌,花草树木正在春风的沐浴中拔节生长,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宽敞的文化广场……初春时节,走进宁陕县龙王镇河坪易地扶贫安置点,呈现在眼前是一派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场景。
河坪安置社区是宁陕县龙王镇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集中安置点,位于龙王镇东南部的河坪村,距离县城62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共有17个单元190套安置房,容纳了来自全镇三个村的162户,418位搬迁群众。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早致富”成为后搬迁时代的新常态,该镇紧紧围绕“建设新环境、提供新服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民风、创造新生活”的思路,聚力打造集安居、产业、就业、管理于一体,筑牢群众小康生活基础的“五新”社区。2022年,河坪安置社区被评为安康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管理服务“五星级”社区。
党建强引领,社区治理有深度
来自棋盘村的党员付天兵说:“我是从棋盘村北沟组山上搬到河坪安置点的,住得离党支部远了,还在发愁怎么参加党员活动,没想到河坪村党小组成立了。”如今,每季度一次的党小组会议,成了河坪安置社区党小组的“固定党日”活动。
河坪安置社区1号楼的楼长丁仁早是河坪村河南组人,提起社区管理方面的事,他是如数家珍:“我们现在是楼长负责制,每栋楼都选举了楼长,负责公共卫生、车辆停放、矛盾排查、政策宣传等,还要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村上,虽然工资不高,但能给搬迁来的乡亲们办点事,每天都感觉很充实!”
“我们按照辖区管理、就近便利的原则,在安置社区成立党小组,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党旗插在了社区治理最前沿,把党的声音带到了群众身边。”龙王镇党委副书记王小东介绍道。
近年来,宁陕县龙王镇党委始终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党小组、组建了业主委员会,实行社区委员会管理制度,制定小区公约和村规民约,发挥居民民主自治作用。由搬迁居民选举楼长,推进社区民主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社区居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公共事务,发挥搬迁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保证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问题有人办、需求有人帮”。
2022年以来,社区协调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帮助28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0余起。2022年河坪村试点探索的“老雁新辉”136行动被作为基层党建示范项目在全县推广。
社区建厂子,自家门口见收入
元宵节后,龙王镇河坪安置社区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上班族”。正在五月兴服装公司上班的陈述娇笑呵呵地说:“没想到现在都能在家门口上班,老人和小孩子也照顾了,一个月还能挣三千多块钱。”
宁陕县龙王镇河坪安置社区因地制宜,把集中安置点的一楼门面房进行内部改造,建设成为标准厂房,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兴办社区工厂,注册成立了宁陕县五月兴服装公司,吸纳辖区有劳动力的群众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了“楼上居家、楼下就业。”
据了解,该镇把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作为移民搬迁后续帮扶重点,镇党委统筹各方力量,多方面整合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广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发挥在外能人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吸引“归雁”反哺家乡。积极对接县级部门争取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装修、减免房租、补贴水电费、协调流动资金等方式,给社区工厂生产运营创造便利条件。
“镇村都在帮公司招聘工人,服装厂的员工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多个。”河坪村支部书记高忠满介绍道。他扳起指头算了一下,社区工厂运行以来,陆续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务工40余人。
同时,该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安置社区环境卫生清理,保障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截至目前,通过劳务输出、就近安置、公益性岗位等途径,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高质量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服务全覆盖,群众生活更幸福
正月初三,河坪安置社区文化广场传来嘹亮的歌声,搬迁群众三五成群,妇女迎歌起舞、孩童嬉戏打闹、老人下棋散步,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景象。“自从河坪村新建了安置点,修建了文化广场,举办起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群众的热情高涨了,精神面貌也提升了。”河坪村支部书记高忠满高兴地说。
搬迁一时,居住一辈子。只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上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搬迁群众才安下心、稳得住。龙王镇不断完善安置社区公共设施,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养育未来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公共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六小服务”方便快捷,搬迁群众过上“小区”式的生活。
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近吸纳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群体和驻村力量,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免费为群众提供水电维修、政策咨询、便民代办等事项,特别是针对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一对一”落实志愿者开展“暖心帮扶”行动,保障“一老一小”的安居生活。从深山里搬到安置点的饶贵运、陈声翠老两口,村上考虑到其家庭劳动力因素,为他们落实了农村低保待遇,老人逢人便夸如今搬到楼房的生活。社区干部介绍,老人有时候还到田里种点小菜、捡些山货,日子过得安逸又实在。
“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上,我们坚持把党建引领、稳岗就业和社区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公益岗位’收入保障体系,实行‘党组织+志愿者+群众’的管理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路子。”该镇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