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颢 柯文斌)近日,平利县八仙镇乌药山村为顺利实现2018年整村脱贫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创新举措构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全面有序推进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党建引领带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新民风建设,多方位强化国家惠民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扶贫模式,让全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三变”改革红利。
争取项目促动。立足村情,结合各项扶贫政策, 进一步强化与上级部门扶贫项目沟通衔接,加大项目的争取与实施,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助推经济发展。
发展产业拉动。强化发展本村“一村一品”,通过村“两委”、产业大户引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网络销售,使茶叶、魔芋产业成为全村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产业发展格局。
金融扶贫驱动。持续加强与平利县农商行松鸦分理处工作配合,全面落实投放“5321”小额贴息贷款,为有发展能力和致富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确保发展产业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应贷尽贷,使广大贫困户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实现稳定致富的目标。
“AB” 结对联动。用足用活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力量,成立了以“第一书记”柯文斌任组长的帮扶小组,探索实施干部帮扶“AB”机制(即:包帮干部在帮扶好自身贫困户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好其他贫困户),坚决做到贫困户结对帮扶“实时在线、精准到位、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劳务输出推动。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对接、后输出”的原则,加强与县创业就业局和用工单位沟通联系,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定期向全村发布用工信息,精心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转变、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